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国内艺术品信托泡沫堆积

国内艺术品信托泡沫堆积

2012-10-09 08:20 文章来源:新财经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由于房地产信托受限,风险加大,艺术品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化,并形成信托产业又一创新方向。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去年总共有16家信托公司成立了39款另类信托,其中32款投资艺术品,占比高达82%,规模也超过100亿元,而2010年全年此类信托的发行规模仅为7.58亿元。

艺术品信托之所以持续火暴,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诱人的收益率。据业内人士表示,去年艺术品领域投资年回报率最高达26%,但艺术品信托在短期内高收益的第一种逻辑是投资顾问对标的艺术品进行反复炒作,人为拉高标的价格,风险也因此蕴含其中。

这种思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如果在信托产品到期前,没有投资者接手标的,那就必须找到资金对接,或新发信托接盘,或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接手,这种模式类似于“庞氏骗局”,雪球越滚越大,风险也因此越积越多。

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雅盈堂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截至去年底,雅盈堂已发行4只信托,融资总额达8.7亿元。其中仅以黄庭坚《砥柱铭》为抵押品的一款信托就圈了4.5亿元信托资金,但背后却暴露出诸多风险控制的黑洞。

事实上,艺术品信托属于另类投资,具有受众小、公允价值难获得、流动性差等缺点,并不适合于一般投资者。而且,目前发行的艺术品信托投资方向多为书画、瓷器,这类物件的交易价格不仅仅取决于其内在价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评价。加上国内市场上的艺术品信托产品期限较短,投资标的在信托期限内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认为,目前很多艺术品信托,名义上是收藏艺术品并期待升值,并最终通过出售艺术品获利,实际上却是公司以艺术品为抵押物,折价抵押给信托公司并订立回购条约以融资的一种方式。“当前艺术品交易本身泡沫较大,而大多数艺术品信托只是作为投资顾问的融资工具出现,而炒作是不能长久持续的。”

多名分析人士对《新财经》记者强调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出现较大泡沫,部分作品的价格已经脱离了其内在价值。加上中国经济目前有较高的下行风险,一旦经济疲软,藏家的经营性收入减少,艺术品赖以维持高价的资金紧张,部分泡沫就会破灭。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