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书法家王冬龄现场写大字,并不是第一次。但昨天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体育馆,写完《兰亭集序》的最后一个字,他撸了撸头发,深呼一口气:“嗯,有点紧张。”
“书法道——王冬龄书法现场”,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创作,而是一场教学公开课。他的四周,围满了1千多名大一新生。
“可能对许多新生来说,看一首4分钟的《江南Style》MV,更开心,但我们希望在多年后的某个时刻,他们能记起,这一小时传统文化的浸润,在他们的艺术道路中曾留下了什么。”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育部主任曹晓阳说。
这次现场创作,是学院基础教学部“书艺问道”的第二次活动。入学后,大一新生大部分都要先进入这个学部,接受基础教学。
曹晓阳说,其中一门专业课,叫做国学基础,便是从中国画和书法入手,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这样一个生动的、富有视觉感的现场书法,更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重构。”
粉色衬衫,枣红色毛衣,橙色袜子,连墨汁盆也是粉色。王冬龄在不到半个篮球场的巨幅宣纸上,疾步、缓行、停顿、跳跃,挥毫书写东晋王羲之的心事情怀。为了给学生们上课,之前他认真做足了功课,每天反复阅读,一空下来,就在脑中默背章节。
“这篇文章特别煽情,王羲之看到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对于生死、世情,感悟很深,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古典散文之一,我希望通过重述经典,让学生们感受传统在当下的延伸。尤其是书法线条,在人们惯常的认识中,过于简单,其实,它具有现代性,可以联想到舞蹈、建筑等等。”王冬龄认为,中国艺术教学中,直观教学,非常重要。
一小时的书写,静默无声。
“平时上课,都是老师来讲。这样的艺术现场,需要自己看,自己悟。”图媒学部的新生乔怡冉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看王冬龄现场写大字书法,觉得心很静,“这样的功力,需要磨炼,不是一两年学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