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于丹登台致敬遭哄台 主办方称其衣着并无不当(图)

于丹登台致敬遭哄台 主办方称其衣着并无不当(图)

2012-11-19 08:59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六位昆曲大师——张洵澎、岳美缇、汪世瑜、张继青、石小梅、王芳(从左至右)合唱《牡丹亭》。主办方供图

前晚,张继青、汪世瑜、侯少奎等十位国宝级昆曲大师齐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2012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艺术家们的拿手好戏令观众动容。演出结束后,主办方邀学者于丹上台发言,却遭观众哄台。

 

六位艺术家合唱《牡丹亭》

当晚演出的舞台,设计十分简洁,整体以白色为主,舞台中央后方是一个白色屏风,每当一位艺术家登场时书法家就会登台将演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多媒体投影的运用和台上摆放的几个鱼缸,添加了几分现代和灵动。

演出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十位昆曲艺术家依次登台。侯少奎的《宝剑记·夜奔》,梁谷音的《水浒记·活捉》率先亮相。随后年龄最小的王芳(1963年出生)一身戏装登台,立刻引来观众的一片掌声。一曲《牡丹亭·寻梦》过后,记者身旁的一位大学生观众竟然看哭了。年过七旬的张洵澎演《南柯记·瑶台》,一身戎装登台,演到精彩处,记者身后一位观众小声嘀咕:“张老师这是要下腰吗?太厉害了。”

下半场,几位大师合演昆曲折子戏。主持人赵保乐拿着手机登台,现场连线身在美国的蔡正仁。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出现了蔡正仁扮演的唐明皇,与舞台上身着现代服装的张静娴演绎了流传千年的帝妃之恋。

侯少奎与梁谷音合演的《义狭记·考叔》一折尤为见功力,梁谷音的“潘金莲”柔美多情,侯少奎的“武松”一身正气,两位艺术家张弛有度、配合默契。最后,年龄最大的张继青(1938年出生)携手张洵澎、王芳三位闺门旦,与汪世瑜、岳美缇、石小梅三位巾生合演了《牡丹亭·惊梦》,这六位艺术家年龄相加超过400岁,再次让全场观众沸腾。

计镇华不解风情

演出中,每位艺术家登台之前两侧的投影都会播放一段艺术家的短片。“由于不解生旦风情,计镇华改唱昆曲老生”,这段介绍引来台下观众会意的笑声。计镇华登台后,笑声随之化为掌声。一段《千忠戮·搜山打车》过后,计镇华返场演唱了拿手好戏《长生殿·弹词》,他说:“我跟昆曲结缘60年了,如果能再有60年,我再干干昆曲该多好。”

下半场演出,计镇华再次登台,和石小梅合唱了一段《浣纱记·寄子》,两个人手牵手登台,让观众倍感亲切。演唱结束,石小梅主动去牵计镇华的手一同下台,没想到计镇华有点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才一起牵手下台。这个小插曲又让观众笑声一片,有观众小声地说:“计老师,还真有点不解风情啊。”

随后,石小梅再次登台与张洵澎合演《玉簪记·琴挑》。石小梅唱完后刚想下台,不料舞台另一侧的张洵澎有些不高兴了。意识到失误的石小梅赶忙过去牵起张洵澎的手,一同谢幕下台,张洵澎立刻化怨气为笑容。这戏外的花絮让台下观众看得痴迷,这些年近七旬的老艺术家,在台上还能如此风趣幽默、不拘一格,实在令人赞叹。

 

侯少奎秀起英语

演出谢幕环节再次掀起高潮,人高马大的侯少奎在一排艺术家中格外显眼,他双手上扬对着台下的观众大喊“昆曲,Iloveyou”。没想到这位出身昆曲世家的老爷子一开口就秀起了英文,台下观众笑成一片。其实侯老的这句英文可不是临场发挥,他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美国,他每年在国外和国内各待半年,秀句纯正的英语自然不在话下。

其他几位老艺术家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昆曲的热爱。梁谷音感慨道:“这样的演出,我们演一次少一次了,你们也看一次少一次了。”听到这样的话,观众禁不住再次报以长时间的掌声。或许很多观众并不知道,70岁的梁谷音老师,相伴一生的爱人不久前去世,梁老师的这段感慨也是由衷而发。

散戏后,记者搭乘地铁4号线回家。车厢中,有很多乘客拿着当晚的扇形节目单有说有笑,回味着演出时台上台下的种种。其他乘客得知这些“扇子”是昆曲演出的节目单时,不禁发出感慨:“昆曲演出,什么时候这么火了?”

■弦外音

于丹上台致敬观众喊“下去”

当晚演出结束后,主持人邀请于丹登台谈谈感受。于丹穿着时尚,上台站在舞台左侧后说:“我首先想代表观众给艺术家们深鞠一躬。”不料,这话刚一说完,剧场前方左侧的观众大呼:“你不能代表我们,于丹,下去吧。”随后,剧场后方也有几位观众大喊:“下去吧”“下去吧”“让老艺术家说”。这时,台上的于丹有些尴尬,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觉得这场演出,用多美的言语都是无法形容的。”之后,便退出舞台。

待老艺术家们发完言,主持人赵保乐称自己在主持中有很多疏漏,请观众包涵,并说“昆曲水太深了”。

据了解,本场演出主办方是北京普罗之声文化公司,观众中有不少是北大的学生,也有很多校外的昆曲爱好者。昨天上午,于丹发微博说明此事:“昨晚,主办方一再邀我上台替大家感谢老艺术家们,时间实在太晚了,对台下的朋友们我也很过意不去!其实我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中国昆曲600多年,老艺术家们年纪加在一起也是600多岁,戏以人传,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在这条微博后,网友留言分为两个方向,一方支持于丹,另一方则称于丹误读了昆曲。

普罗之声艺术总监王翔表示,于丹当时的确觉得挺吃惊,他希望观众能够支持于丹。他说:“于老师就说代表观众向老艺术家表示感谢,然后给所有艺术家鞠躬,这个不感人吗?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呢?有人说她穿的衣服不好,于丹老师盛装出席,你穿得破破烂烂地来看昆曲吗?”记者:田超

 

链接

北大昆曲专场于丹被“哄”离场引发微博激烈论战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昨天(17日)晚上,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上演了一场大师云集的昆曲盛宴,厅堂版《牡丹亭》的出品方皇家粮仓邀请了张继青、汪世瑜、石小梅等昆曲大家到场。精湛演出获得了观众持久的掌声,但演出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插曲。主办方皇家粮仓邀请北师大教授于丹上台做最后总结发言,却遭遇现场许多观众高呼“下去、下去”的质疑,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

有去现场看演出的观众就这件事在网上发帖,并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帖子上说,现场没有听到很大声的“滚”,主要是很多观众都在发出“嘘”声,说让于丹“下去吧”,也有观众大喊:“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不用你代表。”

发帖人还说,自己当时也起哄了,不知道是不是和好多现场观众的心态一样,因为在这么多位昆曲大师面前,任何“心灵鸡汤式”的东西都是一种亵渎,而且全场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已经证明我们的崇敬了。另外,于丹当天很不合时宜的穿着超短、黑丝、恨天高的高跟鞋就上台了,实在显得不太尊重。

对于于丹被“哄”离场,今天在微博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华夏时报》金融部主任贺江兵说,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学者什么都能谈,让一些人感到压力是好事,他支持观众的做法。

贺江兵:我觉得这个好事,现在一个是我们社会上充满了好多骗子,你比方说乡村家医之类的,还有一些学术上的“超男”“超女”太多了,赶他们很正常的,什么都想插一脚,就是一个知名度脸熟,不是典型的媚俗嘛,这种现象对这个社会伤害是没法弥补的,因为我觉得这个社会也应该反思一下,你像我知道有一个教授一个PPT能吃五年,五年都不换。

 

 

有人觉得,于丹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的确让人反感。观众来自各地,甚至从海外专程飞来,上台的都是七老八十最顶尖的国宝级大师,于丹站那不合适,观众是以戏迷的传统方式表达意见,仅此而已。不过,也有网友觉得这样的起哄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而且出现在北京大学里让人更感觉不舒服。

我们看到,互联网人士王冠雄还发布微博说,1.骂学生没教养的是笨蛋,看表演,掌声嘘声都是权利。2.公众人物就要接受公众评判,利弊一体。3.北大未死!

面对这些热议,经济之声记者尝试联系新闻当事人于丹,但她的助理袁女士表示,于丹正在去国外出差的飞机上,不方便接电话。而今天中午11点35分,于丹连发了三条微博,回顾了昨晚的经历,并作出回应。

于丹说,老艺术家们演绎得风华绝代,观众欣赏得酣畅淋漓。她表示,“昨晚主办方一再邀自己上台,替大家感谢老艺术家们,时间实在太晚了,对台下的朋友们也很不过意!其实自己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是老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

从于丹的微博来看,她对于昆曲艺术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久前,她还在某个节目中谈到昆曲之美。于丹说,昆曲用四个字来容易就是“至情至性”。

于丹:我们说昆曲对今天的一种价值。什么是昆曲?简单的评价它的内容是四个字“至情至性”,它的形式也是四个字“载歌载舞”,因为昆曲太美了,昆曲就像杜丽娘说的一生爱好是天然,他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一切都达到一种致极的完美,它是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的文学艺术诸多元素走到一个最高融合的境界。

在谈到昆曲的苍凉之美时,于丹曾提到,这种苍凉中有无奈。不知道于丹面对现在这种尴尬,是不是也有些无奈。

于丹:苍凉中它有无奈但是它余韵深远,其实大家都经常说,在戏剧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悲剧,为什么悲剧永远在我们生命中会有一种情丝渺渺,这样反响于心,不绝如缕的激荡,就是因为悲凉表现出来人生深层的一种无奈。在昆曲的舞台上这种悲凉表现为一种美丽,它缭绕于心让我们魂牵梦萦。

 

 

网友爆料于丹人品差:对手下苛刻,动辄怒斥笨蛋

昨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于丹前晚在北大举行的昆曲演出后发言被北大学子大喊“滚下去”,被轰之后尴尬下台。短短一篇微博,引发轩然大波,不乏名人参与,有人挺,表示作为学术明星的于丹,在昆曲大师表演后穿着短裙上台发言不合适,早该“下课”了;有人弹,如此粗鲁的起哄,不能体现北大学子的素质,狂热地捧一个人和粗暴地轰一个人,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发泄行为。

真实情况是什么?不少现场观众发微博尽量还原现实,于丹本人昨日也连发三条微博回应,语多谦逊。

其实这并不是于丹第一次被“嘘”。而在这场看似热闹戏剧的后面,于丹和围观于丹的各位都将收获些什么?

本报记者刘丽琴

上台被观众起哄微博回应过意不去

昨日凌晨,一条爆料在微博上炸开了锅:今晚在北大上演的京剧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请于丹上来跟大家分享感受,还没上台,台下呛声四起,“滚下去”、“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很尴尬地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站到后面,下面还不放过,高呼“滚下去!”于丹只好走到后台....。。

短短一篇微博,引发上万条转发,其中不乏微博名人。不少人评论表示,自己早就对于丹不感冒,并把早前不满于丹讲论语、于丹讲庄子的“新仇旧恨”都一起算上。但微博中北大学子高声喊“滚”有失厚道也有损学子形象。现场真是这样吗?不少参加现场演出的网友纷纷表示微博描述失实。北大老师阿忆就在转发中写道:“短短的微博,六点失实,另建起了一个故事。”

 

 

网友还原现场

于丹穿短裙发言不合时宜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网友“望星空的李凤仪”在微博上说:北大百年讲堂的戏曲精品演出,十个古稀艺术家,几十段经典唱段,精彩纷呈。演出结束后主办方邀于丹上台谈观后感,结果还未开口一男士高呼“于丹你下去吧”,众人响应起哄,于丹只说了一句“把所有敬意都留给老艺术家们”就尴尬下台。

在演出现场的网友“HelenClaire”说得最为详细。首先她强调,“这是一场商演,谁都可以买票,所以在场的人第一身份是戏迷不是北大学生。”说到于丹被哄下台,她表示,“现场没有听到很大声的‘滚’,主要是群众各种‘下去吧’和一位女生的一句‘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也有说是一个男生说‘不用你代表’的,总之没有粗口被我听见)。”

她还强调,“心灵鸡汤女士(指于丹)是在台下好多观众喊着让老艺术家返场和讲话的时候被主持隆重邀上台的,所以更让观众情绪反弹。这位女士今天很不合时宜地穿着超短、黑丝、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且有碍观瞻。”她评论道:“全场喊滚这种事儿不太可能出现在兼具昆曲戏迷和北大学生双重主体的地方。实际上这种事儿放在今天中国大多数公众场合都很罕见……”不少人转发了这条微博,表示“多看多听,还原现场”。

于丹回应

对台下观众过意不去

昨日,于丹在自己的微博上连发三条。虽然没有提及“被轰”之事,但在最后一条似有所指地回应,表示对当晚艺术家的敬意和被请上台发言的“过意不去”。

三条微博中,前两条提及当日的演出盛况和自己对昆曲痴迷,“一场无与伦比的昆曲盛宴,十位最卓越的艺术家演出整整三个半小时!……他们演绎得风华绝代,观众欣赏得酣畅淋漓!”“[折桂令]、[朝元歌]、[山桃红]……每支品牌响起来的时候,我都能听见这三十年间我每一次伴着这支曲子的心跳……”

到了第三条,于丹提及了当天自己发言的情况,“昨晚主办方一再邀我上台替大家感谢老艺术家们,时间实在太晚了,对台下的朋友们我也很不过意!其实我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中国昆曲600多年,老艺术家们年纪加在一起也是600多岁,戏以人传,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

对于这份回应,有网友表达了对于丹的支持,“于丹老师不要介怀,生命中连别人在台上的五分钟都等待不了的人,如何能期待学术甚至梦想的坚持?”

但这份回应同时也得到网友的“挑刺”。“于丹教授将昆曲‘曲牌’演绎成‘品牌’,如同其国学一样,很有喜感。”网友分析,“台下的人不愿意被她代表,可以理解。”

 

 

这不是第一次被嘘

微博名人纷纷跟风爆料

于丹这次被嘘,有网友表示:部分观众的不客气虽然缺少包容,也证明于丹的昆曲观并不为真爱昆曲的人所接受。

早在2007年,于丹讲昆曲就被网友“纠错”。当时她在央视讲授昆曲心得《于丹·游园惊梦》,在用昆曲名段《邯郸记》为例来说明昆曲的梦幻之美时,讲到卢生被贬之地“陕州”时,于丹脱口而出“陕州就是现在的陕西”。然而,就是这句话被观众抓住了把柄。有戏迷表示,“陕州”根本不是现在的陕西省,而是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古地名,于丹望文生义了!

在这次被轰后,有关于丹“人品”的负面新闻再次在微博上发酵,网友“黎江”在微博上爆料说:大约2007年,于丹有个女弟子患严重抑郁,痛苦到极致时,她把导师当成救命稻草,于丹接到电话,说,现在没时间,等我回去!回去后,女孩已坠楼身亡;多年来,于脱离真相缺乏知识分子良知,其矫揉造作天花乱坠却到处被包装上市。

作家慕容雪村也在微博上爆料:一女名人对手下极其苛刻,稍有不顺则厉声怒斥:笨蛋!垃圾!有读者求签名,则立刻换一副妩媚脸孔,娇声应对:您好……谢谢。读者甫一离开,则继续痛斥:笨蛋!垃圾!这一不点名的微博在此时爆料,被很多人跟帖,指说的是“心灵鸡汤女士”。

评论有营养

昆曲惹的祸?

@“HelenClaire”:“其实说到底公众还是关心名人出糗,放眼望去戳到我的全部跟昆曲没半毛钱关系。”

@元味散场看戏:于丹被轰顶多是个插曲,在网上掀起的风浪却远胜演出盛况本身,一条半实半虚的爆料可以被转数千回在口水里腾挪跳跃,远远看去正是一个斗大的“病”字。

另眼看于丹

@禚洪梅:有感于发生在王石和于丹身上的事!做偶像是个为名所累的事!当一个人爬得越高时连鞋底都得擦干净,因为从地下看你的人太多了!人们对偶像是近乎完美的苛求!在别人不是事,能理解。在偶像,就是天大的事,不允许!

 

 

@任协华:思想不是乳沟,不是你挤就会有的!

北大也躺枪

@当当网李国庆:你可以退席,无权轰人,更无资格出口成脏,北大的耻辱!

@尹鸿:狂热地捧一个人和粗暴地轰一个人,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发泄行为。大学,是一个可以说不、但需要尊重的地方。   

@鲁鲁幸福:嘘几声表表态就行了。再说了,弄斧也得允许人家到班门。

@雷煜Hetfield:个人认为,在大学还不能嘘只能鼓掌的话,那就真没希望了。以前咱也经常嘘人,但像这次这样言语过激,则有些过分了,跟于丹这么大仇?

星八客

勇敢对“明星效应”说不

于丹这次被“嘘”,作为旁观者,我觉得,一是因为踩错了场子,台下观众只把你当普通戏迷,你偏要把自己当专家;二是名利当前抵不住诱惑说“不”。当于丹被邀请坐在第一排正中看戏,被隆重请上台发言,尽管不符合台下观众的心情,但符合名利场人情。

比起“学术超女”、“学术明星”等充满耀眼光环的头衔,我宁愿相信,“才女学者”、“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能才是让于丹内心最妥帖和也最符合她初衷的称谓。而当被人称之为“心灵鸡汤女士”,相信于丹的心里最不是滋味。但名利场也是江湖,帽子大、名号响才能在江湖里混得风生水起,有明星效应才有人请,才有价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当讲课教书变成副业,当时尚、娱乐、商业,什么场合都能见到嘉宾于丹的身影时,我想,,这是人生的一种成功,可能也是一种冒险。而冒险,常常伴随的,不是迷了路,就是迷了心。

明星效应是双刃剑,多元化的社会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安贫乐道,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明星在忙碌赶场之余能停下脚步,多听听内心的声音,该拒绝拒绝,该说不说不,不要榨干了自己,还“恶心”了别人。

来源:广州日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