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900元古玩市场淘到野牛角化石(图)

900元古玩市场淘到野牛角化石(图)

2012-12-06 09:24 文章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昨日中午12点,在江北黄泥塝附近上班的谯指南眼睛布满血丝,神情疲惫。可他一看到桌子上的牛角化石,眼神就瞬间变得亮了起来。

昨日中午12点,在江北黄泥塝附近上班的谯指南眼睛布满血丝,神情疲惫。可他一看到桌子上的牛角化石,眼神就瞬间变得亮了起来。

12月4日下午,谯指南途经重庆人民大礼堂附近的泰古广场时,购买了一块牛角化石。后经重庆自然博物馆鉴定,这是重庆第一块第四纪野牛头角化石。谯指南也准备将化石无偿捐赠给重庆自然博物馆,供市民观赏。

 

这东西哪来的?

从大足一河边捡到的

谯指南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从小就对古董尤其是对古代书画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古董专业知识。

4日下午,冬天的阳光格外难得。谯指南外出办事,途经大礼堂附近经营古玩的泰古广场时,看到有人正在兜售一个像牛角的东西。

第一眼看过去,他心里就“咯噔”一下。凭直觉,他觉得这东西不简单。

经过简单询问,谯指南得知这牛角是在大足龙水镇的河边上捡回来的尖尖的一大坨。商贩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用手指触摸牛角,上面的纹路和质感苍凉古朴,直觉告诉他:这个东西已经上了年纪,不是普通的东西。

谯指南不动声色,一番讨价还价后,花900元将牛角买下来。

 

这东西到底是啥?

可能是百万年前野牛角

随即,谯指南带着牛角,轻车熟路地找泰古广场内行人士进行鉴定。那里的古玩店老板得出结论,这块化石很可能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古玩老板的鉴定让谯指南心头有了一点底。但这名历史专业研究生还是准备自己再查一查。这一查,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古生物化石指的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经过网上资料的拼凑,他感觉这是远古时期的野牛角。

也就是说,这是一块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的价值无法估量,因为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

意外的结果,让谯指南的心情无法平静,也有些不安。

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2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买卖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买卖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进行。

了解了它的价值,谯指南将牛角化石放在冰箱上面后,彻底失眠了。

因为失眠,昨日中午12点,在办公室里的谯指南双眼布满血丝。

牛角化石放在办公桌上,高约40公分厘米,重约20公斤。“这块石头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谯指南的同事周先生看到这块化石的时候,慢悠悠地说。

 

拿这东西咋办?

无偿捐赠给博物馆

为了证实这块牛角的价值,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了重庆自然博物馆。

下午3点,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陈伟教授赶到现场,对这块牛角化石进行初步鉴定。经过鉴定,这块牛角化石的确是古代的野牛头角化石,很可能是地质史上第四纪的产物,距今约百万年。不过,确切的年代需要经过专业仪器的测量才能确定。

陈伟教授说,这很可能是重庆地区第一块第四纪野牛头角化石。重庆自然博物馆之前也收藏过野牛化石,但只有牙齿等部位的,并没有收藏过野牛头角的化石。

之前,对这块野牛头角化石的价值,谯指南只是凭自己的一些知识来猜测,但毕竟没有专家的说法。现在,他心头基本上有底了。

既有一些专业知识又有法律意识的谯指南,果断地作出决定:无偿捐赠给重庆自然博物馆。博物馆方面对谯指南的举动表示赞赏,同时也说明:对这块牛角,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鉴定,以确定其价值。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更何况,这个化石有这么大的研究价值,要放在博物馆里头,大家一起来欣赏才对头。”谯指南笑呵呵地说。

重庆晨报记者廖怡飞

谯先生把这个可能是百万年野牛角的化石捐给博物馆。

重庆晨报记者王海实习生苏思摄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