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张玉雯:偶得瓷枕“喜欲狂”(组图)

张玉雯:偶得瓷枕“喜欲狂”(组图)

2013-03-04 08:30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玉雯

上海某高校副研究员,业余时间喜欢收藏高古瓷,主要藏品为磁州窑系的瓷枕,六十余方。

在张玉雯上海的家中,靠墙立着一把博古架。平日里这把架子用布蒙得严严实实,只有圈中好友到访,揭开幕布,才露出架子上整齐陈列着的一方方瓷枕,造型多样,有长方、腰圆、正方、八角、如意形与叶形数种;大小不一,大的如“当阳峪绿釉诗文瓷枕”,像盛夏的荷塘里满池摇曳着的绿油油的荷叶;小的如一方“绞胎方形脉枕”,像泥水匠砌房时用剩下的半块砖头,四四方方,古人号脉时将手臂枕于其上。

踏入收藏不过四五年时间,张玉雯已经说得头头是道,但语速又慢,如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话,还不到40岁的他常被人误认为是收藏圈中的“老人家”。妻子评价他,“用工科的方法论来做瓷枕的收藏,严谨、钻。”

从收藏之初,他就选定了方向,只做专题收藏,对象是磁州窑系的瓷枕。

 

绿釉诗文豆形枕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张玉雯是上海某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研究员,老家河北石家庄,距离磁州窑的窑址不过短短的一百多公里路程。但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工科专业人士,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张玉雯并未与高古瓷产生过什么交集,尽管北方的祖辈们,过去家家户户都使用过磁州窑系生产的盘、碗、罐、瓶之类的用具。

张玉雯的父亲,手上还留着两个磁州窑系的梅瓶与四系瓶,据说这两样东西,是父亲早年在农村和同伴拉土,拉到一个墓,他拿了两个瓶,同伴拿了两方盘。父亲是农民,没想太多关于瓶子历史与价值的事,不知道顶什么用,就把它当作纯粹农作的工具,“农村种地,麦子和谷子间有沟要填平,就用绳子拉着耕地,口沿上还留下磕碰的痕迹。”张玉雯说。

为了完成一项项工程项目,张玉雯每天的生活就是泡图书馆、查资料、做实验,他的工作繁琐并且单调,一天下来经常是头昏脑涨。加上他不抽烟、不喝酒,更没有任何业余消遣,妻子看了心疼,就怂恿他,“怎么也要找个玩儿的事项”。

 

黄釉方形枕

2008年底,张玉雯结识了一位在北京高校做生意的朋友,朋友很早就开始玩古玩,他建议张玉雯可以将收藏作为业余爱好。朋友分析说,作为业余收藏者,财力、精力都是有限的,应该选定一个方向,这样才容易出成绩。北方的瓷枕作为民窑使用器,价位不是很高,又能代表北方窑口的艺术高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正好那年春节,张玉雯回到河北老家过年,父亲听儿子、儿媳妇嘀咕这事,就从农具堆里找出那两个瓶子,说是老家附近的窑址出的。尽管当时对收藏的知识还一窍不通,夫妻俩还是挺诧异,原来磁州窑的东西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

张玉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并以磁州窑为切入口。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它的器型和纹饰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反映当时的民俗民趣。磁州窑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因北方各地纷纷仿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等都有大量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被烧造出来。

工作之余,张玉雯便去跑窑口、访藏家,三五藏友相约一起品鉴、探讨。不过据他介绍,他只在北方高古瓷的圈子里算小有名气,在他生活和工作的上海,少有身边的人知道他的收藏爱好,“怕别人知道了,说我不务正业。”张玉雯心有顾虑。

不过去年,夫妻俩收了一批远在千里之外的东瀛岛国一家私人美术馆的旧藏——林原美术馆藏瓷器,这令他成为高古瓷收藏圈中热议的对象。

位于日本冈山县原冈山城遗址之上的林原美术馆,源于已故日本实业家林原一郎(1908-1961)之旧藏。日本人自古便推崇中国的磁州窑这种老窑瓷,而这批磁州窑的瓷枕是怎么流到日本去的就不得而知了。

张玉雯说,2011年年底,日本的林原美术馆倒闭,有一批艺术品想出售,他通过日本朋友的私人关系,分别于2012年3月和5月接手了其中的两批瓷器,其中包括林原美术馆旧藏的“白地黑花福鹿图如意头形枕”、“白地黑花忍字纹八角形枕”、“黄釉方形枕”、“褐釉绞胎花纹方枕”、“绿釉诗文豆形枕”等瓷枕若干方。

“当时那位日本的朋友跟国内好几位藏家都洽谈过此事,但是他们都不敢认,认为日本的美术馆怎么会倒闭。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个了,我看了眼照片正好是一批地道的磁州窑系的瓷枕,一下触动了我的兴奋点。”

张玉雯对其中的一方“白地黑花福鹿图如意头形枕”尤其珍爱。他说,林原美术馆旧藏中国历代瓷枕有100多方,其中有11方曾入选2002年在东京举行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中日陶瓷特展,他这次接手的若干方瓷枕中,就有那11方中的3方,而“白地黑花福鹿图如意头形枕”便是其一,因其工艺精美,流传有序,国内亦多有著录,所以他才深信不疑,也尤其珍视。■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朋友引荐。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宋金当阳峪三彩枕。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北宋早期巩县窑绿釉镶嵌书形枕。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朋友间私下转让,日本美术馆旧藏。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六十余方。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业余票友。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业余时间有了一件事干。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有。

Q: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很遥远的事,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磁州窑三彩童子松叶形枕

 

白地黑花福鹿图如意头形枕

 

 

 

巩县窑绿釉镶嵌书形枕

 

当阳峪三彩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