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老人全部积蓄换“乾隆梅瓶” 临终发现是仿品

老人全部积蓄换“乾隆梅瓶” 临终发现是仿品

2013-03-25 14:26 文章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拿出全部积蓄10万元并卖掉一头耕牛,换来了一个“乾隆青花梅瓶”,并一直小心收藏,临终前才交给儿子嘱咐他好好保管,未料,儿子小张拿给武汉的专家鉴定后被明确告知,“稍有些专业知识的人,就能看出这是个新仿品。”

昨日,武昌徐东的鉴定专家熊胜华指着一张梅瓶照片告诉记者,前不久,小张夫妇从孝感来武汉,随身带着父亲传给他们的瓷瓶,声称父亲曾告诉他们“这是乾隆年间的宝贝”。

但经鉴定,熊胜华发现:瓷瓶底足人工打磨痕迹明显,“未跟桌面接触的侧面也磨得很光滑,反倒弄巧成拙”。其次,梅瓶无老化包浆,釉面有人为开片做旧的痕迹,综合判断,这是典型的新仿品。

小张夫妇听后大失所望,他回忆称,卖假货的古玩贩子肯定早有预谋。原来,他父亲在世时,受当下收藏热影响,想收点好东西传给后代,几年前,一个古玩贩子经人介绍认识他父亲后,先开始送了几样东西给他父亲,彼此熟络后,贩子开始推销梅瓶,在其忽悠下,父亲“中招”并付出了沉重代价。

“交易的时候,我不在场,交易完后,贩子再也没出现过,连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只能吃哑巴亏了!”小张气愤地说。对此,熊胜华呼吁道,眼下,古玩行当没打假一说,捡了漏自然高兴,但更多看走眼的人蒙受了惨重损失,这其实并不利于古玩行业的健康发展,他提醒,尤其是买金额较大的古玩,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