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身份升级只是文保工作的开始

身份升级只是文保工作的开始

2013-05-10 09:58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田闻之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943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其中,数量创下历次之最。随着“国保”单位越来越多,文物能不能得到相应的保护、文保工作应该怎么开展,值得关注。   

将更多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列入法律保护范畴,当然是好事。尤其是这次新入选的“国保”单位在类型、范畴上均有突破,意味着我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价值的进一步肯定。“身份”升级后,在法律的庇佑下,这些文物也有望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不过,有了“国保”身份,是不是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不见得,当下就有这么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种是申请完了后牌子一挂了之,完全把文物闲置、冷落在一边,无人问津,任其破败荒废。这种行为,凸显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文物保护的漠视,尤其是在管理开发观念理念上的落后。另一种则是过度捆绑商业利益,开发利用毫无节制。有些地方和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将文物价值市场化,将文物保护、维修、管理等通通按照市场化来运作,似乎不把文物价值耗尽誓不罢休。这种纯粹视文物为“摇钱树”的功利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本质上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短视。要么无所作为,要么胡作非为,都不是文物保护该有的态度和方法,急需加以扭转。

如今“国保”单位数量大增,登记在册、身份升级只是切实有效保护好这些文物的开始。近些年,文物保护不当甚至横遭破坏的新闻屡见报端,连故宫[微博]都时不时出点事儿,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事实上,要使众多文物得到切实保护,后续工作同样不能松懈。尤其是管理能不能跟上,经费能不能合理利用,监督力度够不够,各项规定能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文物命运。

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文物保护面临的挑战很多。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很不容易,任重而道远。现在看来,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对文物保护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管理方法都应与时而动。这才是对国家文物负责,也是对历史文明负责。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