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塑”出心中的色彩与谦恭(图)

“塑”出心中的色彩与谦恭(图)

2013-05-28 07:07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朱可心的“报春壶”

打动人的艺术品,就好比情人眼里的西施,怎么看都是“美”。然而,美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驿动。虽然生长在紫砂世家,生动的壶摸过不少,但美到能打动我内心的却不多,惟独百看不厌的,还数这把报春壶。

 

报春壶体呈“心”型,是从传统紫砂光器“掇只”演变而来,但壶身比“掇只”更为修长挺拔,是“圆体壶”里塑型难度最大、线条最为婀娜的壶型。巧妙的是壶嘴、壶把、壶盖三处塑形梅枝与壶身的搭配:本来壶体光器比较庄严肃杀,如冬季风雪中荒芜的苍莽大地,但就在这幅“单调、死气”的画面中,几处梅花从壶嘴、把手、盖子的枝杈上伸展出来,一股生命气息便油然而生。从布局上看,梅花有上下错落的、有左右揖让的,就在这顾盼掩映之间,每一根枝杈和梅花结合着壶线条的来龙去脉,真实地表现出一棵老树逢春的自然生态。

朱可心一生创作紫砂壶无数,但壮美的“报春”,是在即将迎来新的政治时代的“文革”后期。当时年近七十岁的朱可心,隐隐感觉到“春天”的来临,他运用紫砂塑形的语言,其实是想抒怀一种扭曲之后渐趋沉静的幸福、一种生命内在茁壮生长的力量。

可以看出,“情调”是贯穿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之中的,而“格调”则是壶面营造的那种意境动态美。当它终于以气宇轩昂的“腔调”挺立在世人面前时,仿佛是在宣告“我是谁”。

我是谁?面对社会的大变革,一个制壶者,重新开始考虑贴在身上的标签,思索“我是谁”,是依附在传统文人身上寻求附加值的艺人?还是做一个靠卖技术、不断复制实用器的匠人?还是做一个在新时代里乐观向上、懂得审美和有价值观的艺术家?

显然,朱可心给出了心中的答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就应置身于时代的艺术语境,创造出符合那个时代潮流的作品。”

 

回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坛上有积极倡导“写实绘画救国”的徐悲鸿、山水画家李可染,包括在南方影响极大的方增先、林风眠、吴大羽、常玉等一批杰出的表现性画家。他们在画坛上所取得的成绩,大都是写实的社会现实题材。也因为“写实”在表现宏大主题内容中显而易见的优势,逐步演变成那个时代的审美潮流。

所以,朱可心运用紫砂塑形手法,选择“梅花”这种精神植物来表现宏大现实题材,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报春壶的问世,给当时徘徊在“冬季”里不景气的紫砂行业带来了300万元的订单(1972年广交会)。

我想,那个冬天,朱可心一定感受到了阳光,那种无声的、宽厚的阳光。少年时,我并不解其中的况味,多年以后,我终于读懂了那种更为纯净、更为虔诚的感恩情怀。感恩,又是一个老式的词汇,但它在思索和宗教里光芒四射,照亮过许许多多经历苦难但又坦然面对苦难的灵魂。所有激烈、痛苦的挣扎,到最后都是平静的述说,即使是眼角还有泪水,可他们依然带着灿烂而又宽容的笑容面对生活。他们最大的资本不是要征服什么的野心,而是谦恭的信仰。

老一辈艺术家们,在纠葛的选择之中,经历了常人难以经历的经历,感受了常人所未有的感受,依然在孤独中固守着自身的高度。用心灵去感受美,既而描摹美。这种在难以言说的沉默中生根发芽出的坚韧的美,在人们的惊愕中枝繁叶茂,然后,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而我,常常在壶里抚摩那些曾经辉煌的元素,即使现实的家乡比现实的城市更陌生,即使居住的地方已经不是梦里的故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