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广州100平方米探方出土清瓷3万件(图)

广州100平方米探方出土清瓷3万件(图)

2013-06-08 09:16 文章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长堤大马路挖掘出的晚清时期精美陶瓷器羊城晚报记者郑迅摄 
长堤大马路挖掘出的晚清时期精美陶瓷器羊城晚报记者郑迅摄

挖掘地点在长堤大马路,初步考证为晚清陶瓷贸易残损品,其中还有日本瓷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演钦报道: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堤大马路金融街综合楼暨大三元项目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基本结束。昨天,该所召集媒体探访。据介绍,经过初步整理统计,此次发掘,在约100平方米的探方内出土陶瓷器近30000件!绝大多数遗物属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产品,这是广州城市考古首次出土如此丰富的清代晚期陶瓷器遗存。

专家介绍,陶瓷器以青花瓷器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彩绘瓷器,还有青瓷、青白瓷、白瓷、矾红彩瓷器,另外还有一些陶器和釉陶器。器类以碗最多,还有碟、盘、杯、勺、枕、罐、瓶、灯、器盖、公仔等,均为日常生活用器。相当数量的器物比较完整,仅口部有残缺。

青花瓷碗数量最多,图案以双喜纹占绝大多数,其他图案还有草叶纹、山水风光、诗文、乐器等图案。部分碗底有铭款,包括“金玉珍藏”、“盛来园制”、“玩玉”等。据专家初步鉴定,这批青花瓷碗很可能来自粤东地区的窑口。

彩绘瓷器是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的另一大类,器类有碗、盘、碟、杯等,一些瓷器所施彩绘图案可能因长期泡水,出土时已经脱落或褪为黑色。一些杯、碗底有“同治”或“同治年制”铭款,从而确定了这批陶瓷器的年代。

此次考古发掘另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一批瓷器,其釉色、纹饰风格与中国瓷器不同,有的有日本人名款识,可能属日本产品。

专家介绍,从发掘情况看,这批陶瓷器使用痕迹不明显,并且相当一部分比较完整,仅残缺小部分,不像是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后抛弃形成的“生活垃圾”。根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广州古城的外销画,明清时期广州城南、珠江两岸商贸繁盛,清代中期以来,珠江北岸东至五仙门、西至十三行一带,更是十分繁华,江边有许多码头供货物中转。“此次发掘的陶瓷器遗存出自临岸的河沙淤积层中,我们初步判断这一带在清代晚期存在专门运输陶瓷器的码头,在运输过程中陶瓷器有损坏,因此在码头上岸时,残损的陶瓷器被就地处理,扔到码头附近的河道,从而形成陶瓷器堆积。这是我们目前作出的推断,下一步还将继续整理研究。”

张演钦

(原标题:100平方米出土“清瓷”3万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