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行胜于言 行成于思

行胜于言 行成于思

2013-06-17 08:31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纵观近30年来中国山水画,有些倾象始终让人困惑,传统意义上的“师古人、师自然、师造化”的理念被有些人抛弃,“师古人、师名师、师市场”的急功近利的模式成为一些画家追寻的目标。“师古人”成为临石涛、石溪、弘仁、八大及宋、元等历代名家的唯一之路,机械而执意地终日伏案,闭门造画,陷入泥古不化的歧途而难以自拔;同时,当今画坛上各类名家大师的涌出,造就了一大批“师名师”的画作,各种展览和刊物中临摹、复制、仿效名师导师之作比比皆是;“师市场”更是日益呈现出程式化、概念化的“图像消费”风气和现象,生活与情感离绘画越来越远。当今画坛之风气、中国山水画之命运让人感叹与担忧!

传统是一种精神和理念

中国山水画在千余年的发展变革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定程式化、概念化的模式,山、石、水、树、构图等表现手法在古人千余年的锤炼中已形成了符号式的语言,以至于人们在评判一件作品时都会把线条、皴法、技法和师承门派作为标准,谓之师出有门,谓之传统。其实传统只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如果画家只是把这些符号左右摆放而以为这就是山水画,是继承了传统,这是错误的、片面的,也是局限性地把自己困入了其中。我们纵观自然是那样的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绘画的表现手法也应是千变万化,画无定法。石涛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画家应以现代人的眼睛、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去走进自然、审视自然、解读自然,“敢以天地为吾师”,顺其自然地描绘自然,感受自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如果我们沉醉于古人已有的传统技能中,不随时代,不思拓展,那将会越陷越深而成为画匠和复制者,展示给世人的只会是远离生活、脱离自然、程式化的作品。

 

 
 写生的方法与意义 

“师古人”之作品,临摹只是过程,是借鉴历代大师作品来了解、分析、理解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对描绘自然的形式感,感悟古人绘画之道理。石涛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识然后受,非受也。”就是说面对自然是先有感受而后认知。是感性在前而理性在后,如有了先入为主的理性认识再去感受,这感受就不是纯感受了,临摹形成的固有模式会使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故我以为首先应“师自然”——在写生中感悟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山水之变化,寻找“画无定法”之道理,而后才能“师古人”——了解、分析、解读古人已有的经验和技巧,再后才可在二者合一的基础上追求“师造化”——使自己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感性,以得到升华。“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石涛)。面对大自然,无论古代现代、西方东方,人们都会获得相似的启迪。画家贵于想象,面对自然景观往往会出人意外,以构思新颖呈现给观众一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独特、神异的画面。

在写生中,面对自然,当一草一木情于心中,画家的激情往往会由感而发,会产生出冲动之情,心中不自觉会产生出源于自然又别于自然的景色。这是一种“错觉”,是由于敏感与激情才引发的“错觉”,是画家潜意识中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情感再现,这种有情而发的“错觉”,实际上是画家修养、生活、情感的高度升华和概括。但并非人人都放任“错觉”,如有人在写生中,感觉景色很漂亮,于是乎实实在在,照葫芦画瓢,同照相机镜头反映的真实感很接近,这不是写生,是临摹自然,也是长期临摹所带来的本能反应。写生中严格要求描写客观的训练并不就是通往艺术的道路,有时反而是歧途、迷途,甚至与艺术背道而驰,与艺术的升华无缘。“艺术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在自然中找出严密的秩序,然后重新构成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自然”(塞尚)。因此在回归自然、写生自然的过程中,从感性的角度去探索、审视自然界中的客观元素,从理性的角度去组合成新的有构成意义和现代审美意义的新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功效,这是我们面对自然、回归自然、写生自然的最终目的,也是中国山水画家的必修之课。

 
 美和漂亮概念不同

在画家眼里,在造型领域里,美和漂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慨念。再漂亮的服饰如不合身穿在身上就不美,色彩很漂亮,但搭配不好就无美感,人工设置的风景漂亮,但规范使它失去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也是不美的,泥巴不漂亮,但它做成茶具、雕塑后就很美,这就说明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在生活中,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往往看见不少视为美好的景物,高山、大川、小桥、流水并为之躁动。但在实际写生过程中却往往无法再现出来,或是画出来的画面没有美感而机械或呆板,其实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认识。我以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美好的东西,所谓美好,其实是身处自然时,所处的环境或是景物让你看到了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当这种元素协调、和谐时就显出美好,当这些元素不相容时,就感觉丑陋。在画家的眼中,这些客观元素并无实际意义,亦无丑美之分,重要的是当我们拿起画笔去写生时,这些貌似丑美的自然元素,在画家的脑海中,通过自身修养和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理性的、客观的观察、分析,迅速地蒙太奇般地组合成新的关系,并表现在纸上,形成美的形式。这种新的关系有自然元素但又区别于自然,是画家心中的自然,即谓境由心生。所以当画家面对自然时,一定应尊重自己对每一地、每一景的感觉,与自然相互沟通,不自觉地用直观的、创造性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石涛)。写生过程中寻找的是自己对自然的直观的认识,再予以组合、提炼,并给予主观的升华,在“错觉”中以寻求美的根源。画家眼里追寻的是美而不是漂亮,写生虽然是直观的,但直觉包含了“错觉”。当你面对自然之时,只有这种“错觉”调动了你的情绪,透露了你的品位倾向及其素质,才有可能产生冲动而找到写生灵感。艺术中的偏爱与偏见,是创作的动力,“错觉”是作者的自我感受,是面对自然景色所产生的情感的表达,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描绘对象的能力只是绘画手法之一,它只是技能,是辅助捕捉对象的手段,技巧虽然重要,但已不占主导地位。如何认识、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画面形式因素,才是写生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写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写生中充满着痛苦、徘徊、失望,但更充满着活力,充满着魔力,充满着希望。在当前艺术观念多元并且往往观念空泛的现状下,在视觉图像日益程式化的“图像消费”时代,寻找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生活的内在联系,写生便成了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诉求。

不管在何地,不管是何时,不管画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拿起画笔的时候,一定要有思想,怎么画才是最重要的。画家只有身处大自然中,才能发生千变万化的“错觉”,才可能被情感驱使而呈现真情,才能找到艺术之灵魂。行胜于言,行成于思;读千卷书固然重要,但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与发展更须行万里路。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