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个体生长:当代艺术的动力

个体生长:当代艺术的动力

2013-06-25 12:46 文章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当代艺术”这个词,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在国际范围内,以研究艺术自身形式规律为主的现代主义艺术,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完成任务,引发了艺术的终结和解放——一切都是艺术、生活就是艺术。从此,艺术不断向曾经不是艺术的领域拓展、渗透,泛化为“当代艺术”、“视觉文化”……无论“当代艺术”多么含混,强烈的当下意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当代艺术,不像西方那样按清晰的线索逐步发展,也没有经历过一个饱满的形式主义阶段。但急速变化的中国社会现场,挤压、催促着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做出表达。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社会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的当代艺术也不断的对社会变化做出反应。这些反应随着时代背景、所针对的问题、不同的艺术家而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底色是个体意识的苏醒和不断生长。

在以往的中国文化中,往往强调“集体”而贬低“个体”。实际体会和视野的开放,使很多中国人逐步意识到了“个体”的重要性。各种形形色色的“集体”,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集体是抽象的共同体,个体却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追求个体利益是人的自然本能,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衡量集体的标准就是:是否维护和增强了个体的利益。逐渐意识到争取和维护个体利益,以及从个体利益的角度评判各种“集体”,是个体意识的苏醒和生长。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群体中,不断受到别人的影响。但自己的真切感受,是衡量一切的最初和最终标准。而且,只有自己才会真正为自己负责。当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人而不是神,别人的任何话语、观念都需要经过自己的检验时,个体意识就逐渐苏醒和生长起来。这时,作为个体的自己独立了起来,不再依附、盲从、迷信别人。当然,也需要接受独立所带来的后果:一切由自己承担,无论好坏对错。

个体意识,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个体意识的动力,是“求真”。正是在求真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个体真切感受的重要性。主体性、个体主义等概念,是个体意识在不同语境中的说法。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代文明的汲取,个体意识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心中苏醒、生长,并在实践中推进。当代艺术家们,属于人群中较为敏感者,个体意识在他们身上,更早的萌发、更明显的表露出来。随着个体意识的生长,他们从各自的生存处境出发,发现社会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敏锐的进行表达,形成话语来传播个体意识,和更多的人发生互动。

个体意识的生长,是个无尽的过程。身处社会群体中的个体,随时随地有可能盲从、依附、迷信别人。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也是同理。优秀的艺术家,首先是有强烈个体意识的人。在个体意识的推动下,他才可能有独立的感知和判断,在面对未知时有所发现和创造。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不少人,因为知识和视野的局限,在现代文明和当代艺术方面,时而有常识性的欠缺和错误。个体意识在当代艺术中体现为独立、自由、开放、创造……不少人却在陈旧、狭窄的领域里固步自封,或者在盲从、依附中平庸。近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在教育、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整体上呈现平庸状态。这时,那些具有清醒的个体意识的艺术家,从整体的平庸状态中崛起,成为少数令人瞩目的个体。

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中,有的已是名家,有的则非常年青,他们关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个体意识有明显的追求,从而有独到的发现和创造。作为彼此差异的个体,他们在独立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自由而自在的表达,形成多元的艺术形态。但在他们貌似彼此不同的作品中,又有着共同的生存背景和相似的生命诉求,这与每个人共存于此的中国当下社会密切相关。

2013年6月7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