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曰7日电(记者杜燕)奥斯维辛集中营囚服与标识,写有犹太人名字的箱子、“生命签证”……7日《德国纳粹死亡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展览正式在京开展。
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76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共同举办了该展览。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和“犹太难民与上海”两大部分。集中营俯瞰图、被送进集中营的首批囚犯、前往毒气室的犹太儿童等图片以及绘画作品《吊刑》、《掐住气管:一种杀人方式》等,展示了纳粹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和占领、对犹太人的政策,也展示了集中营的起源、生存条件、大屠杀设施以及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奴役、刑罚、医学实验和屠杀,以及对集中营里妇女、青少年、苏联战俘的迫害和杀戮。另外,犹太难民的结婚证、难民证,难民来上海的船票等,展示了二战期间许多有正义感的人民和国家向犹太人伸出援助之手。
讲解员特别介绍,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于1938至1940年间甘冒个人危险和牺牲,向许多犹太人签发中国签证,拯救了数以千计奥地利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签证”。
另一处,摆放着集中营铁丝网上的警示牌、囚服与标识、囚犯们穿的木屐、写有犹太人名字的箱子等实物,“虽然都是复制品,集中营的残酷也由此可见一斑”,波兰奥斯维辛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安德列捷·卡科尔奇克说。
他表示,66年前的7月,波兰政府决定在集中营原址修建一座纪念博物馆,保持当时的样子: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营房,卸货坡道,属于遇难者的私人物品,比如玩具、宗教物品,甚至房门钥匙等私密物品。“保留所有这一切,是纪念馆的职责之一,因为这座营地的真实性,能时刻提醒我们纳粹德国对遇难者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他指出,去年143万人参观奥斯维辛纪念馆,但仍有许多人无法到波兰实地参观,因此纪念馆创建了不同的在线课程,以及巡回展览,以回顾历史并传达宽容、团结和自由等价值。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称,期待借此次展览进一步增强二战类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共同推进各国民间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据悉,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揭开了欧洲战争的序幕。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至少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90%以上的遇难者是犹太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