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学术、书画及生态

学术、书画及生态

2013-07-08 08:20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忽然静静想想,晚清民国以来,安徽为中国输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实业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徽派建筑一直代表着江南民居的锦标正脉,其实用性、艺术性、自然性相结合的典范迄今已成为不可多得的非遗受到高度追捧。基于此,6月23日我赶赴安徽泾县月亮湾古道山庄参加“2013年度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工作会议暨同源异构·萧云从与新安画派诸家书画艺术源流研讨会”期间,当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提出学术定位问题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感蒙他和其他安徽省地方书画院院长们盛情厚爱,在畅所欲言的座谈会上,我也围绕学术性以及书与画的“互在”“自在”关联坦率谈了一点个人不怎么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书协美协、书院画院,偏重宣传创作,缺乏学术研究是业界公认的通病。加强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可能不是安徽省书画院的首创,但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近年身体力行,着力倡导学术,并要把它纳入到全省各地市书画院日常工作中展开则是前瞻性的创举。学术学术,学而有术,术而有道,道而有法,法而有序,序而有成。学术不是一时的应急措施,不是空谈,而是贯穿书画艺术家创作始终的根本要务。因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综合体色彩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不具备的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举凡一流书画艺术家,几乎没有无学术作支撑的。就书画家而言,学术并非一般的学问,更多体现在书画艺术家心灵深处的一种修炼和对外界事物的理论思考。青年须才华,中年靠智慧,晚年拼学养。学问、学术的积累是渐进式的,慢慢养出来的,所以古人反复念叨养气、养心、养神,离开养字,中国书画的韵味姿色往往大减其半。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书画家不能仅仅是通过学院教育便可以批量生产的,放心,重复我18年前一篇文章的一句话:“学院只能帮助艺术家学习,而不能使人成为艺术家。”

 

 

谈及书与画,只有河南、安徽极少数省份把省级画院称作书画院的。以实际情况分析,众多省市画院的画师构成基本是国画为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占很少比例。画国画不写毛笔字、写不好毛笔字,要想画出真正开宗立派、迥异时群的画作,讲得绝对些,天方夜谭。国画当前最大的困惑是画家本人的书法水准太不够争气、太不够意思,很难寄希望于这一代国画家能建立新的国画丰碑。回到前述学术问题,一个轻视和“无能”于书法的国画家常常会“头疼”学术问题。反之,重视和擅长书法的国画家,其学术问题会变得不是问题,个中原由值得细究。关键的一点是书法之法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大法,舍其法,无“法”可依,无“法”可循了,区区一画又将焉附!书画的同源异构能互补书画的多元发展,谁失去书法的王牌,谁定将在国画的创作上失去相当成份的中国元素,视之今日画坛难道不合此说?至少传统层面的中国画大家暂时已告绝迹。

写到这里,补一有趣插曲。开会所在地蔡村镇月亮湾,竹海浩瀚,溪流淙淙,生态殊胜,唯觉生活垃圾开始有污染苗头,于是实话相告刘廷龙,他马上掏手机打电话给熟悉的蔡村镇党委书记邢示辉,邢示辉携镇上其他两位领导及时赶来,我当面提意见后又谏诗一首:“蔡村如净土,忍见秽污邻!长作子孙想,休成谢罪人。”起初担心不被理解,自作多情,第2天却收到他的回复:“感谢挚言,及时整改,生态璞玉,璀璨皖南,期盼再次光临。”我心里一阵“善哉”,再复短信:“深爱之,故言重;无他意,希鉴察。”联想起我们的书画艺术界现在吹捧成风,讲真话实话、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多不容易,其实是没有良好的学术批评生态环境所致,保护修复学术批评生态环境要成为书画艺术家个人自觉行为,我们能够做到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