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评《浙江民间剪纸史》

评《浙江民间剪纸史》

2013-07-15 07:35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剪纸在浙江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乐清的细纹刻纸独步全国,堪称剪纸艺术中的奇葩。浙江剪纸藏艺于民,陆、海、山地,皆可见其踪迹,但是史册了了。最近,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浙江民间剪纸史》填补了这一缺憾,浙江剪纸有史实无书史的历史,也因此被改写了。

《浙江民间剪纸史》由专注于剪纸研究的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先生提议编写,并嘱托郑巨欣先生主编完成。内容分八章洋洋35万言,从古至今,既说历史,也分区域。除了技艺特色,还有剪纸名家谱系、交流和收藏、传承和保护诸些等等并纳书中。所书所言所录虽不能盖全,但已足见详尽,为迄今所见第一本,是王伯敏先生继《中国民间剪纸史》出版后,有关区域特色民间剪史的深化推进和首例示范。

剪纸,又称窗花,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据王伯敏先生考证,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到东汉的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距今已有2000余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将质朴、生动有趣的写意艺术造型与民间寓意结合起来,运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将刀味纸感转化为一种透空的艺术,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浙江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千百年农耕文明所形成的艺术体系,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浦江、缙云、乐清、永康、桐庐等地最富特色,题材丰富,层次分明,挺秀,细致。几十种图案交织在一起,层次丰富、主宾分明,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玲珑剔透,显现出江南特有的风神气韵,与北方剪纸的粗犷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剪纸根植于民间,其“关系民俗,反映民风,深含民情”,和其他民俗一样,记录着传统民间广大民众的生命体验,寄托着他们的情感憧憬。剪纸艺术的基础是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是通俗文化,靠口头传承,不像中国传统的儒道等经典文化是通过书本传播的。剪纸艺术的传播途径更接近神话传说这类靠记忆的、靠人们自发地进行口头表达。可以说,一部剪纸史亦是一部记录2000余年来中华民族广大民间民众的生命体验史和风俗演变史,其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反映,为民俗所需要。也正因为口口相传,很多剪纸的民间艺人不识字,也没有意识更无法梳理出剪纸的发展脉络。时代发展到现在,剪纸仅想靠农耕文化来保留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了。作为反映浙江民间剪纸的第一部专著,《浙江民间剪纸史》的编写者们不仅查找翻阅了大量关于剪纸的文献资料,更是奔波于浙江各地,常常跋山涉水走村访巷,深入民间采访剪纸艺人,对剪纸的制作技艺和艺人谱系,进行深入细致的记录、梳理及分析,为后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而详实的有效信息。此外,在书中的最后一章,还论述了对于浙江民间剪纸这种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组织抢救的具体做法,将研究目的最终落到实处,为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浙江民间剪纸史》也对浙江文化的多样性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剪纸不仅是门艺术,更是人们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民间文化遗产也只有在人们广泛参与中,才能得到最好的传承和保护。而系统地记录整理浙江民间剪纸这样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让大众更加广泛地了解这门艺术,就是对这份文化遗产最好的尊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