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弗朗西斯·培根中国首展年底亮相南京(组图)

弗朗西斯·培根中国首展年底亮相南京(组图)

2013-07-29 08:56 文章来源: 现代快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三联画》《三联画》

生平经历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成长于英国。

1927年培根离家前往巴黎,参观了美术馆,因此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9年,他回到伦敦,在画室里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所谓“二流的装饰画家”。同时,不断实验水彩画与素描,他的地毯设计和早期绘画、水彩,稍具立体主义的风格。早期的培根承袭了毕加索的风格,逐渐在艺术圈中产生了知名度。

1933年,培根一幅《十字架受难图》被收入象征当时英国评论界指针性艺术著作的《当代艺术》中,并于1934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展,然而这一切外部的赞誉并没有带给培根以欣喜。培根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有限与不足感到万般沮丧。他曾宣称自己受困于画面表现与真实间难达契合的极大落差之中,并一度放弃绘画,而回归到酒吧中。事后,他亲手毁去了绝大多数被他评为毫无价值的早期画作,并对这类早期画作绝口不提。

20世纪50年代,他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名画《教皇英诺森十世》为本,改画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变体画作品,这些生动而有力的变形使教皇不可一世的统治变为恶魔的形象。这批作品尺寸较大,表现之铺陈壮丽,其用色与笔触让人想到16世纪威尼斯画派提香的作品。凭借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和有力的风格,培根声名鹊起。

1992年,弗朗西斯·培根在西班牙马德里去世,他的作品仍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乔治·戴尔的头部研究》《乔治·戴尔的头部研究》

画作特点

弗朗西斯·培根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过尼采著作、样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并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他习惯使用人物形象作为图画设计的基础,并使画中可视世界的物体和场景带上感情色彩。他常从过去大师的画中选材,然而他对这些题材的态度受制于个人经验和内在的极度痛苦,这是一种幻灭的、兽性的恐怖感情,反映了当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机。

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绘于1976年,作品以古代希腊神话为主题,由3幅巨幅画作组成,中间画面是一个没有头的人被三只秃鹫环绕,两侧画面分别为一名面容畸形的男子。这幅作品被专家评价为私人收藏家手中最重要的弗朗西斯·培根的代表作,也被评论界认为是弗朗西斯·培根最好的作品。

 

 

 

培根培根

《乔治·戴尔的头部研究》,是弗朗西斯·培根在1967年为其“一生挚爱”的同性恋人乔治·戴尔创作的一幅肖像画的作品。索斯比拍卖行曾说过:“《乔治·戴尔的头部研究》是培根对其一生挚爱的戴尔极为罕见和发自内心的描绘,也是培根创作巅峰的一幅代表作。”在他的肖像作品中,一个人的脸总是有点模糊的,好像培根在那张脸上不断地涂抹、挖洞、打太极、揉面团,想一顿揉搓过后,可以把灵魂挤出来。当人们看他的肖像画时,眼睛似乎可以望得更深,穿过画面达到自己的内心。

 

 

 

创作主题

弗朗西斯·培根喜欢畸形和病态的主题,最擅长运用多变的技法以有力笔触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野蛮、恐怖、愤怒和兴奋。根据自己内心的幻象和痛苦,运用漩涡式样的笔触,表现被摧残后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态。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动物画出来的,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被遮盖了的景象。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个人的孤独和苦恼成了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他的画面上往往出现的是一个可怖的、痉挛的、孤寂或挣扎的肉体,一个难以名状的“食尸鬼”或是一个咆哮着的恶魔,它或坐或站在一个幽闭着的阴森的空间中,很像一个阴暗的单人牢房。这些怪诞的变了形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痛苦和紧张的情绪震撼了西方画坛,也使培根作为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大师蜚声大西洋两岸。

弗朗西斯·培根的创作过程很特别,他到处去寻找素材,从报纸、杂志、书籍、照片和电影里获得灵感。有些是车祸现场的照片,他喜欢破碎带血的画面。培根曾说过:“我始终对于有关屠宰场和肉的画面很有感觉,对我来说,这些画面和耶稣受难的一切有紧密关联。有些动物的摄影作品非常杰出,那是在它们被带出来宰杀的那一刻拍的,那死亡的气味。”在培根很多的作品里,一直都有尖叫声。“无论是对耶稣受难的夸张变形,还是效仿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画的一系列习作。那些无声的画面很容易让人产生幻听,好像在诉说着一种不能承受的痛苦。他的画像一块血淋淋的生肉,散发着强烈的气息。”

市场表现

在2012年2月14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上,弗朗西斯·培根1963年作的油画《PortraitofHenriettaMoraes》以2132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1亿元。另外一次令人尖叫的战绩是2008年5月,当西方经济开始出现低迷时,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Triptych,1976)在纽约的索斯比拍卖会上创下了8628.1万美元的纪录。在其后伦敦2008年7月索斯比的拍卖中,培根1967年的作品《乔治·戴尔的头部研究》再次以1380万英镑成交,使他成为继安迪·沃霍和毕加索之后价格攀升最快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二战后艺术家中作品价格最高的一位。

 

 

 

从培根的绘画市场可以看到在当代对艺术理解的一种十分明确的转变,以前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作品现在开始被接受了。培根的绘画曾经被看成是带有恐怖的病态,而现在却被当成是令人兴奋的生猛。这种变化与两种文化潮流有关:一是艺术市场的风向标从纽约转向伦敦,二是具象画家正逐步进入前卫经典之中。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像培根这种充满象征性内容的具象绘画在由美国主导的艺术市场上备受冷落,而受到美国投资者青睐的不是格林伯格口味的抽象就是安迪·沃霍式的波普。

近年来,艺术市场对于以培根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具象绘画的青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而且还因为他们的作品推动了当代艺术的社会关注意识、自省精神和在人性层面上的深入探讨,他们使具象绘画进入了前卫艺术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在不断地被新一代画家所推动。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其作品作为战后描绘人类形体的力作,在英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经过长期策划和协调,已经正式就弗朗西斯·培根中国首展和借展及合作方达成合作。伦敦时间2013年7月8日,在伦敦泰特美术馆,李小山馆长代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签订了主办《向培根致敬》的展览协议。

《向培根致敬》展览将于今年12月2日正式揭幕,为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在中国举行首次大规模个展。80余幅作品,媒介涉及绘画、素描、手稿及文献等,借展自培根在欧洲著名的藏家、英国泰特美术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等,这不仅是培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较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展出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出自培根在伦敦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厩”画室(7ReeceMews,LondonSW7),围绕这一画室遗留作品及文献的考察、展示和研究,产生了当代语境中培根及其影响研究的众多前沿项目和课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