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梁志伟
有100万元的人,会有100人盯着他的钱袋子;有1000万元的人,会有1000人盯着他的银票子;有1亿元的人,所有商家都会把他当做商靶子。这是商战教授教会我们思考的经济分析题。
凡有修养、有文化、有闲趣、有境界的商业成功人士,大多会选择做两件事:其一做慈善;其二做艺术品收藏。最典型例子就是曾经的世界首富,美国的比尔·盖茨,其目前最热衷为大众生活福利而做的是慈善事业,其目前最热衷为个人生活情趣而做的是艺术品收藏。
其实老牌的海外拍卖巨头苏富比、佳士得最懂得艺术品拍卖门道,他们进入中国大陆本土等了二十多年,就是想有朝一日进入中国大陆,举办艺术品拍卖会直接赚中国富豪白花花的银子。
但是曾经鲁莽,被斩得血迹斑斑的中国富豪大买家,曾经像绵羊乖乖被宰的时代远去了。缘由是新世纪初最先走出国门参加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的浙江、山西、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家型收藏投资者,都是奔着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品牌而去的,缺乏拍买防备心理,不少一夜暴富的富豪大买家一掷千金,买下无数中国古代陶瓷、书画、玉器、杂件等拍品,东西基本保真,这是品牌效应。但是,价格却愈拍愈高,高得离谱。比如最常见的拍卖场景是:一大帮中国富豪大买家不远万里飞到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参加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当英美拍卖师一开拍,自恃有钱的中国富豪大买家互相开始内斗、竞叫,一件中国古代文物超过估价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三百等成交,行家认为是合理的。举例一件清代官窑瓷器估价100万元,拍卖成交价为300万元,可以算正常的。假如超过原估价十倍、二十倍、三十倍以上,肯定算离谱了。举例一件明代书画估价100万元,拍卖成交价为3000万元,情况肯定是不正常的。不是拍卖行的专家鉴定走眼,就是买家眼力独到。
当然,具体分析这样的拍卖案例,可能比较复杂,可能是外国鉴定师眼力有问题,本身估价低了;可能中国富豪大买家眼力超群,竞相想捡漏,一起争抢,把拍卖价抬高到天价。中国有一句俗话,凡下棋时,旁观者清醒,当局者糊涂。转个方位思考这样的拍卖案例:终究“这一件”中国古代文物当年或经过正常流通渠道被流散到境外,或经过不正常手段被抢夺流散到海外。
如今富起来的中国富豪大买家至少应该联合起来,相互达成默契,以相对合适的价格先把“这一件”器物拍回国内,然后再在国内参与白热化竞争,那些冤枉多花的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仍落在中国人自己的口袋里了吗?然而,缺乏中国同胞协同竞拍经验的中国富豪大买家,没有远见、没有大局观,在外国人设下的拍卖圈套里互相争夺,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子白白让海外拍卖商人赚去了。套用一句文学性的语言来概括:新世纪前十年,中国富豪大买家在海外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参与竞拍,就像绵羊乖乖被宰,宰得血流满地、惨不忍睹。
简单分析举例中国富豪大买家在新世纪初像绵羊被宰的实例,话题有些沉重。但可以令人欣慰的是:像绵羊被宰的中国富豪大买家如今已经集体清醒了。不真正懂行的中国富豪大买家不会再鲁莽行事在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上挥金如土,有钱有闲有人脉关系的中国富豪大买家,宁可在国门内的中国嘉德、北京保利拍卖会上重金竞拍,肥水不再往外流,也不愿再轻信海外拍卖巨头的诱惑,集体飞到纽约、伦敦被洋人愚弄。
当2012年中国嘉德在香港举办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大获成功之后,这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中国富豪大买家像绵羊一样被海外拍卖巨头恶狠狠地宰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愿中国已经成熟起来的拍卖大佬也能成为一匹健壮的“北方的狼”,发出凄厉的喊声,为曾经像绵羊被宰杀的中国富豪大买家搭建“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