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如期举行。策展人李旭,以及参展艺术家代表谷文达、张恩利、喻红出席了发布会现场。
此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后独立组织策划的大型展览,策展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展览将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
展览分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大部分,主题展由五个分支单元构成,分别是“具体的人”、“内心世界”、“身体语言”、“社会形象”和“未来生存”;三个特别项目为“大芬肖像”、“30年小事记”和“艺文中国”。主题展参展艺术家为117人(组),作品数量多达在300件(组)左右。
曾梵志作品《面具系列》
与以往举办过的各种中国当代艺术大型回顾展不同,本次展览有着明确的主题,关于什么是“时代肖像”的问题,李旭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时代肖像’是指代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可以是群像,也可以是个体的形象,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表现、象征的。本次展览以广义的‘肖像’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对肖像的定义相对宽泛,不仅涵盖头像、半身像和全身肖像的传统概念,也包含了人体的局部与指涉人物的象征符号。这样的定义,能够多元地展现出‘肖像’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进而提供给观众全方位解读的可能性,进而使展览成为一个‘泛肖像’形式的,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的大型视觉艺术展示活动。”
刘建华《旗袍美女》
关于展览为何选题为“时代肖像”的问题,李旭也给出了明确的解说。首先,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像费大为策划的回顾展,民生当代艺术馆策划的“当代艺术三十年”等,类似的展览已经很多,考虑到展览的学术性与研究性,李旭否定了一开始设想的“中国当代艺术一百人”的主题,最终确定为“时代肖像”。其次,此次展览代表了官方机构,而公众对当代艺术还是有一定的异议,所以选题角度至关重要,不仅要让领导、百姓、外国人各个领域的人都容易接受,而且还要抓住观者的敏感度和接受度,所以此次展览的主题务必是写实的,而关于人、讨论人,肖像便是最符合展览的主题。
谷文达《联合国》
发布会上,艺术家谷文达也简要介绍了他过去三十年的艺术经历,以及这三十年带给艺术家自我的变化。他清晰的记得三十年前,他的毕业创作,浙江美院禁止展出,他西安的个展在开馆前被撤,到现在他的作品能够在政府官方机构中亮相,谷文达亲历了这三十年当代艺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他认为当代艺术依然是一个“孤儿”,目前上海只有一所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只有当当代艺术像卡拉OK一样遍布全中国时,它才会成为主流文化。
比起70、80后艺术家,谷文达经历了85美术运动、社会主义理想主义教育、以及资本主义纽约美术运动,他见证过当代艺术黑白时代的两个时期。在这些时期里,他的作品《联合国》更能传递出关于世界不同人种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观念,而国画出生的谷文达,将中国画回归到自然界的这两种观念对他来说最为重要。
张恩利作品
张恩利在发布会中也总结了他二十年艺术生涯的感想。关于时代的发展,关于时代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要用宽容的态度看待人生,不管是正在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的,都是无法控制、无法衡量,所以要学会宽容的活着,宽容自己、也要宽容别人。
喻红《目击成长》
喻红此次参展的系列作品《目击成长》,主要是描绘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与孩子两代人的经历,将这种经历与时代背景结合起,用时间的方式串联起来,来反映时代的痕迹。
发布会后,策展人李旭亲自导览,依次介绍了展厅一楼至三楼的作品。一楼大厅中央是谷文达巨大的作品《联合国》,这件作品收集了70个国家,上百万人的头发,制成各个国家的国旗,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向往和关怀。以及行为观念艺术家张洹的作品《知天命》,众多牛皮下,掩盖着一张人的脸,宣扬佛教众生平等、共生、慈悲的主题。
罗中立《父亲》
在油画及综合材料类作品中,陈丹青的《泪水洒满丰收田》、罗中立的《父亲》以及何多苓与艾轩合作的《第三代人》等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相遇。张晓刚尺幅最大的《大家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喻红的《目击成长》、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及李山、孙良、夏小万、许江、蔡国强、方力钧、石冲、毛焰、刘野、张恩利、刘大鸿、周铁海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纷纷亮相。
张晓刚《大家庭》
刘小东《十八罗汉》
水墨艺术家中,朱新建、李孝萱、刘庆和、李津、靳卫红等名家都有力作参展,他们的作品以个性强烈的面貌展示出水墨绘画在当代中国的变迁;雕塑与装置类作品中,谷文达、隋建国、张洹、岳敏君、杨剑平、向京、姜杰、刘建华、李占洋等艺术家的精彩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影像作品类别里,观众可以看到张培力、宋冬、缪晓春、杨福东、杨振中、徐震、崔岫闻等著名艺术家的新旧代表作。
缪晓春影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此次展览有两个重要的突破。第一,第一次将纪实摄影纳入当代艺术的展览,此次的摄影作品中,除了展出顾德新、王劲松、荣荣、映里、邱志杰、翁奋、苍鑫等人的观念摄影外,还对纪实摄影用醒目的篇幅予以呈现,张海儿、肖全、陆元敏和韩磊四位当代名家的代表作。第二,在展览结尾的部分,三个特别项目中的“大芬肖像”是对深圳大芬村60位画师的集体提名邀请展,目的在于拓展当代艺术在中国现实下的某种特殊语境,也是第一次将草根艺术带入了官方机构中展览。
薛松作品
方力钧
在曾经举办过的肖像大展中,绘画往往成为唯一形态,而此次则用各种媒介充分表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侧面,并进一步尝试引入历史文献、影片放映等内容。特别项目“30年小事记”以年表的方式对中国当代文化史进行一次小小的综合回顾,以30年来视觉艺术的重要事件为主线索,结合了对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等主要文化艺术门类进行梳理和呈现。“艺文中国”项目是一个48集系列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访谈式纪录片,访谈对象包括崔健、徐冰、张晓刚、许江、蔡国强、谭盾、丁乙等。
崔岫闻
陈可
归根结底,这是关于人的展览。人,永远是肖像的主题;人,也永远是艺术的主体。这个展览可能带来的议题,正是关于人,关于人民,关于人性,关于人格、关于人生,关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世沧桑的,这些有关人的话题,也必将与人类自身的历史同步延续。策展人李旭在发布会上说道,作为策展人,他希望这个以中国人30多年来的肖像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能够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目中唤起对历史和今天的共鸣。这个展览,应该是一次观看与思考的机遇,他期待这样的展览能够在知识界引发更多关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纵深讨论。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约3个月,至11月1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