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泽书法展、摄影展在京举办(组图)
2013-08-26 09:25 文章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邵华泽书法展”展览现场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徐红梅)由人民日报社、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邵华泽书法新作展”、“邵华泽世界风情摄影展”于2013年8月22日至9月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
应作者之意,此次展览不举行开幕式、不剪彩,恳辞花篮。展览展出了90幅书法作品、120余幅摄影作品。参展的书法作品,主要为近两年的新作,涵盖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诸体,内容以古代、近现代诗词以及自作诗为主,从小楷到榜书,从扇面到长卷,形式多样,内涵丰厚,呈现出或敦厚、或雄强、或清雅的正大气象,各具神采。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以风光和人物为主,纪实性与艺术性兼具,光影分明,构图和谐,平实中见优美,沉稳中见深邃,匠心独运。这些从数万张作品中遴选出的佳作,是作者20多年来在国内和出访40多个国家的行程中,对当地风土人情、美的瞬间的生动捕捉,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中体现了对人类家园的礼赞,以及镜头后展开的深层思考。
“邵华泽摄影展”展览现场
邵华泽先生1933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51年参军,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历任第二军医大学哲学教师,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和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顾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中将军衔。
作为我国新闻界的一位老领导,邵华泽先生不仅在新闻理论方面造诣深厚,在书法、摄影领域也颇有建树。
书法方面,邵华泽先生幼承家学。其父邵宗伯先生擅隶书,出版有《邵宗伯先生法书》,得启功先生盛赞。书学蒙养之功的基础上,临名家碑帖,阅前人书论,虚心与书学前辈、同行切磋技艺,数十年笔耕砚池,自成面目。他以行楷见长,兼擅隶书。他取颜体端正平和之态、雄强恢弘之势,得汉隶朴茂之质、古雅之风,故书风圆融内敛、雄浑厚重,尤其是他的大字有榜书之美,最能体现其笔力与骨气,以及其书法创作的纯正品性——以大道为上、正气为上。一如启功为其所书毛泽东诗词长卷所作之跋:“书,霁晚萧晨兴不孤,挥洒处,歌舞满天衢。书,真草随心笔自如,天作纸,云物卷而舒。书,一卷诗词韵有余,精意写,字字似明珠。书,巨细咸宜艺最殊,山岳重,腕底变通途。”
邵华泽先生(左)与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右)在展览作品前交流
摄影对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邵华泽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老报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新闻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和参与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对新闻摄影重视不够。1990年8月20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银川召开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在会上作了“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重要发言,对于90年代报纸“图文并重”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总编辑的邵华泽亲力亲为,除了在报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新闻摄影工作之外,自己也拿起了照相机,不懈地学习探索,至今已坚持了20余年。有专家称道他的摄影作品是“理性的诗、感性的画、立体的艺术”。2002年他访问印度所拍摄的作品,结集出版并举办展览。2004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时,称赞他为促进中印两国的友谊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邵华泽先生出版有《邵华泽书法近作·海外摄影集》、《邵华泽书楹联选》、《邵华泽题写报刊书名选》、《邵华泽印度摄影集》、《邵华泽海外儿童摄影集》、《邵华泽海外妇女摄影集》、《邵华泽海外风光摄影集》、《海外印象》等。他曾于日本、韩国以及绍兴、青岛、台北等地举办书法作品展,在天津、泉州、沈阳、北京等地举办摄影展。他的摄影作品《深情的感叹》获1978——1998改革之光中国新闻摄影精品赛总编辑奖,《人之初》获2007年首届将军摄影展银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获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展暨全军第一届摄影展特别奖。1990年8月20日发表的《两个“提高”,一个“关键”》一文,获全国新闻摄影论文一等奖。
邵华泽每次书法和摄影的展览或出版,总是广泛听取大家意见,也求艺于深厚,求思于广大,求情于真诚。这次,年届八十高龄的邵华泽先生同时推出两个展览,一如既往,意在求教于大家,意在有所长进。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