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梁异)由中国美术馆发起主办的2013“志愿者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年会暨“美术馆志愿者管理”工作坊,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我国美术馆界首次举办志愿者服务与管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指出,博物馆和美术馆免费开放以后观众持续增加,提高我国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志愿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他表示,美术馆的志愿者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美术馆培养未来的观众,促进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
由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对国内24个主要美术馆进行的调研显示,在这些馆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就超过2万人,是全国美术馆从业人员数量的10倍。以中国美术馆为例,近8年来,平均每年有1458人次的志愿者在中国美术馆提供各种服务,平均每年服务观众6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展厅导赏、教育活动实施、新闻宣传、外语翻译、摄影设计、资料整理等美术馆工作的诸多方面,其中导赏服务占九成。目前,志愿者队伍的人数稳定在120余人。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说,“国内美术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多样,构成日趋合理。”同时国内美术馆志愿者管理机制、制度逐渐建立完善,并介绍了在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上岗、奖惩考核、享受权益、交流合作方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对于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杨应时认为主要在于志愿者队伍的来源渠道和人员构成比较单一,而且流失率比较高,其原因是志愿者中年轻的学生比较多,学历也是大学本科为主,比较高学历的专业化的志愿者还是比较少。在管理层面也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导致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建设不足。他建议要结合各馆实际具有各馆特色的志愿者工作宗旨理念,加强专业培训,培养懂教育的专业化的志愿者教员,并制订适合各馆情况的志愿者章程和志愿者管理办法。
他还提出建立完善美术馆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很重要:“适当增加志愿者工作相关的经费投入,创造人性化的服务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比较健全的志愿者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围绕“志愿者服务与管理案例分享”议题,与会者介绍了各馆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介绍,该院对志愿者的招募有着严格控制。坚持博物馆的原则和标准,对志愿者进行选拔和管理,基本有效解决了人员流失等情况。同时还可以把志愿者纳入到工作项目管理体系当中。有的志愿者是常年在做的,有的是专项志愿工作者,这两类志愿者就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务安排。
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副主任赵菁也在实际工作经验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赵菁表示,目前在国博将近200人的志愿者队伍中,大部分都是中青年和已经退休的,大学生比例非常少。招募的时候会非常严格,分了笔试面试,同时把心理测评也加入到了招聘过程中,主要也是为了减少后面的志愿者的流失率。对于从社会上招募志愿者,培训是他们工作非常重要的方面。新的志愿者要进行长达30个小时的必修培训,从报名到真正通过培训开始进行实习讲解,要用半年时间。
对于志愿者管理工作,赵菁表示国博经历了随性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过程。如今成立了国家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委员会,并按照履约率来评定志愿者的工作。“我们每年的履约率需要达到一定比率,每年25次、40个小时,只要达到一个积累的量,就能注册成为下一年的国家博物馆的志愿者,如果完成得更多,还会给予一些精神奖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