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0月1日电(记者阿琳娜)由西安博物院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10月1日在西安博物院启幕。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遗风未尽的时尚、曲线初露的变革、海派花样旗袍、再创怀旧的符号,共展出新老旗袍46件、饰品22件。
|
旗袍脱胎于满族旗女之袍,曾是清王朝的象征之一。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旗袍的雏形。发展到30年代,旗袍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西服特点,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从而使得旗袍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服饰之一,旗袍也因此有了京派、海派之分。海派旗袍的变迁过程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印证了都市时尚和风俗的演进,发展至今依然在世界服装界绽放着华美风姿,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
据了解,这一时期旗袍上的图案多为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凤、孔雀、福、寿、喜、吉祥等图案,结合西式裁剪特色的影响,使得旗袍风尚成为中国服装由传统向西化变异的典型,也使旗袍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其特征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并逐渐影响各地,终于成为识别性很强的女装。旗袍的款式也几经变化,如领头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叉的高矮等,不仅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而且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束胸裹臂的旧习,尽显女性体态和曲线之美,既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无形中为女性解放树立了一种标记,成为时尚领域卓尔不群的一道风景。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表示,该展览通过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系列展示,使观众能领略到旗袍这一象征着中国女性特有的贤淑、典雅、清丽与气质的载体的历史变迁,用历史变迁的脉络,讲述衣袭华美旗袍的前世今生。
在尊崇文化的当今社会,中国文化记忆正悄然回放,人们品味着传统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一袭旗袍的装扮不仅是一种别致,还是品位和格调的标志。通过对旗袍所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及生活理念、审美观的管窥,让国人在怀旧中记住这一经典符号的含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