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张黎姣:独立动画崛起不代表走近大众

张黎姣:独立动画崛起不代表走近大众

2013-11-30 11:38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日,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中,有四块大屏幕同时播放着不同的动画:有人拿着蘸水的毛笔在一个男孩的后背上画眼睛、一朵花正在慢慢生长、一辆列车从骑猪人旁边驶过、一个人正在打鸡蛋。火车飞驰的声音、雨滴的声音、筷子碰到碗壁的声音同时发声。它们的情节彼此并无关联,但共同组成一部动画装置作品——《发生》。一位观众看后称:“刚刚打鸡蛋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木筷搅着蛋液撞击小瓷碗的声音,干脆、响亮,有节奏、有质感。”她突然意识到:“原来那样的声音我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但在今天以前都是‘听而不见’。”

 《发生》是艺术家吴超创作的一部多屏动画影像实验作品。它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上获得多媒体动画奖。

 然而,提起动画,很多成年人已经失去兴奋点。作为“80后”,策展人高雅的童年有《小蝌蚪找妈妈》、《雪孩子》、《渔童》、《葫芦兄弟》等经典国产动画陪伴;然后,《圣斗士星矢》、《樱桃小丸子》、《变形金刚》这些日美动画几乎“霸占”了她的少年时代。

 “那些曾经用来观看带给我们欢笑、牵挂,甚至影响过我们世界观的动画的时间,已经被一档档煽情造势的相亲节目和选秀节目占据,只为了忙碌了一天之后能不用动脑。但更重要的是,恐怕真正有营养、有观赏性、又适合我们年龄的好动画,将越来越少。”高雅说。

 近日,一位在纽约大学研究电影和动画的华人博士问高雅:最近一次看动画是什么时候?高雅竟想不起来。“后来一位大学友人推荐了一部日本动画《成年女性的动画时间》,吸引了好多同龄小伙伴。”高雅说,“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动画能陪我们度过人生的不同阶段,又何愁动画依然被很多人误解为给小孩子看的玩意儿呢?”

 

 

 

 在一些人看来,正是独立动画打破了动画是孩子们的专属这一定论,让动画开始和大人“做朋友”。但不少观众并不能准确界定出其与商业动画的区别,甚至不曾接触过。

 据独立策展人董冰峰介绍,其实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开始出现独立动画,如艺术家冯梦波1994年开始创作的幻灯电影。它们既没有纯粹的影像艺术的命名,也没有对动画行业产生质的影响,当然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概念提升和主题强化。

 对于独立动画的界定,有人认为它就是简单的“去商业化”,但策展人、动画导演皮三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它要有独立思考,趣味表达,而非简单地贴上“商业”或“艺术”的标签。“想当初‘独立动画’还是个新词,2012年却已遍地开花,在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各种以独立动画为名的活动迅速展开。”皮三称,正是对近年来非常突出的独立动画和个人动画创作的群体性崛起现象的关注,他才发起了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

 崛起不意味着走近大众,相对一些商业动画,独立动画仍处于弱势。但皮三发现,过分强调产业往往会影响作品质量,导致出现大量山寨作品,而独立动画正是让很多创作者摆脱了商业的干扰,专注于研究语言、表达、独立思考的态度,回到创作的本源。

 尽管独立动画在慢慢打开局面,但皮三冷静地看到,截至目前,独立动画作者屈指可数,大量作品仍以学校毕业创作为主,真正意义上的较大范围的动画创作与专业学术讨论,远未开始。

 “长久以来,大众认为动画是一种娱乐产物。现在许多艺术家开始意识到,动画是一种很开放的艺术语言,转而做动画。”吴超正是这样一位艺术家。而像吴超一样,选择用动画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人越来越多。

 董冰峰介绍,艺术家刘健近年独立完成的长篇动画电影《刺痛我》,成为独立动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激活和深化了独立动画在当下创作和艺术实验的可能。冯梦波、周啸虎、邱黯雄、曹斐、吴超等当代艺术家,持续以动画为创作形态展开影像和装置等多元主题的艺术实践。如前述部分的个案和作品,都可以说明独立动画充分融合于当下的文化和艺术环境中,而没有刻意区隔、标示学科或行业的界限。

 

 

 

 然而,独立动画强调独立与个人趣味,就意味着它像独立电影一样,成为小众的艺术。“今天的中国独立动画,没有进入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只能游走于当代艺术和商业动画之间。更多的传播途径,是画廊、美术馆和民间影展,而非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影院。这使得中国的独立动画在短时期内,必须强调其艺术创作和艺术美学,而非可能的商业开发或主流认可。”董冰峰说。

 的确,独立动画目前在中国没有什么渠道播放。“许多作者关注版权,因此在互联网上很难推广。”皮三强调,独立动画未必需要大众传播平台,它的传播力是有限的,不会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知名度那么高。皮三认为:“我们不必让其与商业动画有相同的知名度和推广力度,就像艺术电影,没有必要强调票房收益,只要有一定票房和院线让小众看到就行,如果大众都能理解,成为商业作品,那独立动画可能就不具备实验性和研究性了。”

 当然,即使不进入大众视野,独立动画还有很多道路。在吴超看来,独立动画尚处在一个中间地带,创作者可以走两条路:“做得好的,可以转做商业动画;另一方面,可以被美术馆、个人等收藏,成为艺术品。”《发生》就已经被栗宪庭电影基金会收藏。

 收藏动画,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既然在网上都能看到,为什么还要去美术馆看呢?皮三解释,在国外,动画会被当作影像作品来收藏,需要作者授权证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的收藏”。目前,皮三的多部作品被私人收藏或国外美术馆收藏,甚至有作品同时被两个机构收藏。

 董冰峰说:“目前,我们还没到收藏阶段。当然,作品被收藏也有利有弊。益处是能为创作者提供稳定的资金和创作平台,但另一方面可能会跟公众拉开距离,因为版权限制,不可能在电视台、网络上大规模扩散。”

 独立动画的未来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在高雅眼中,它像一个“放养”的孩子,虽有顽强的生命力,但需要有更多的帮助和扶持。而作为一个创作者,皮三说:“也许,我们只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工作,在动画领域里发出一点响动,如心跳,微弱,却持续、有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