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然樱花季节175×75cm2009年
方楚雄的太太林淑然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在同辈艺术家中比较独特:毕业于广美中国画专业,走出校门便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做标本绘画工作,之后又调进岭南画派纪念馆,直至前年从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的岗位上退休,然后,便是全力投入绘画实践。
从某个角度来看,以方楚雄为中心的方氏家族绘画丛林遮蔽了林淑然艺术才华的显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方楚雄平静的生活秩序和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与他这位太太的理解和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在我们这些相识多年的朋友中,一提起方楚雄,必然要提到他的太太,正像我们提到林淑然,必然要提到方楚雄一样,他们以“方林”冠名设立的艺术奖学金,以默默无闻的方式切实有效地鼓励了许多有志于艺术事业的广美青年学子, 这种德艺双馨的夫妻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确属罕见。
据我们观察,中国近代绘画语言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分享了来自博物学的知识资源。虽然,林淑然在现代学院教育中接受了写实主义语言的训练,但在昆虫研究所工作的过程,显然有助于她在追求真知的基础上将这种训练从生态学、分类学的角度把“观察自然”与“写实再现”糅合为二位一体的价值形态。如果说,现代中国绘画相对于传统中国绘画特别是元明以后的传统绘画而言已经确立了另一种新的价值坐标的话,在我们看来,这个“坐标”就是:“多识草木虫鱼之名”这种古老的训示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中已获得了新的诠释——把近代科学经验融入写实绘画语言中,进而赋予“格物致知”、“状物精微”等等信条以“咸鱼翻鲜”的意义。
毫无疑问,林淑然的绘画成果已成为我们解读这种新的“价值坐标”或者说新的“传统”最合适的范例。在她笔下,单个物像既能看成栩栩如生的博物图谱(如齐白石绘画世界中的工笔草虫),但在构图中,形式美感却将这种单体物像融入整体空间结构中,从而,使“博物图谱”获得了类似重返自然的经历。换言之,林淑然在绘画实践中所从事的是一项与博物学紧密相关但又独立于博物学的创造性工作:源于自然而又重返自然。可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近代中国画学致力于重建与大自然的亲缘关系的努力,在这里获得了合适的延续和富于诗意的发展。对其他画家来说,绘制昆虫标本是一项枯燥的技术性劳动,但在林淑然这里却成为其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的源泉。其中因缘际会,有方楚雄影响的元素;方楚雄从林淑然这里并未获得有益的启发,——这样说,大概不算强作说辞吧。
林淑然是做事认真、轻重细分、先后有序的智者。从日理万机的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岗位上光荣退休了,她当然有更充分的理由和更自由的空间从事她热爱的绘画工作了,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欢喜的好事。最近,林淑然将举办她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并且出版画集,笔者有幸先于其他读者看到她近年来完成的作品,欢喜之心,是不用说的。于此略述感受如上,并祝林淑然艺道方长,艺术之树长青!
2013年小雪于青崖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