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艺术能否影响大众 取决于文化植被是否丰饶

艺术能否影响大众 取决于文化植被是否丰饶

2014-01-17 11:03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和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需要提升审美能力的,其实也包括艺术工作者自己

□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工作,其实是一项复苏心灵的工作

在泛媒体时代,艺术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有时甚至被等同。因此,虽然当下的艺术生产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类艺术活动也数不胜数,但是,在艺术的接受和欣赏方面,却产生了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大众文化领域,一些文化艺术形式常常在通俗的外表下流于低俗,而这种低俗之作的流行无疑将拉低大众的审美接受水准,令更多的人对艺术与娱乐之间的差异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认为艺术就是娱乐,娱乐就是搞笑,而搞笑就可以不计较底线,最终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粗鄙化的严重后果。

当下,一些艺术工作者随波逐流,紧循市场法则,放弃艺术追求和艺术良心,不过,也有一些艺术工作者始终坚守艺术的本质,致力于艺术惠民工作,努力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播撒艺术的种子,希望艺术能够在大众心灵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唤起大众对艺术欣赏的热情?如何让大众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一系列的问题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答案。为此,2013年年底,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召集我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围绕“提升大众审美,让艺术回归心灵”这一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并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讨论。

讨论期间,评论家们结合辽宁文艺发展,从不同视角切入,分别谈及文学、音乐、戏剧、教育等多个方面。他们一致认为,应当对艺术的娱乐化倾向有所警惕,在培育大众艺术品位的同时,还要重视提升艺术家自身的文化素养。

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并不是为了把艺术局限在象牙塔内,恰恰相反,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艺术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历史证明,有大量富于艺术品位的观众、听众、读者,才会诞生出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生活不能离开艺术的滋养,有艺术存在的生活才具有幸福的可能……艺术能够带给人一种流动的、变化的感受,为生活增添色彩……美育教育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美的意识,有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

200多年前,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写了27封信,后被整理出版,书名为《审美教育书简》。

 

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温这本书,仍可解读出许多深长的意味来。席勒写道:“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的知性,而且训练有素的记忆力比天才和感受更为可靠地在进行指导。”这番话切中时弊,仿佛就在说今天的事,是现代化进程中对现实的一种真实写照。

席勒认为,把幸福还给人的办法就是向艺术中寻求,因为艺术和人的幸福息息相关。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异化的观点,都受到《审美教育书简》的影响。

重读经典,审视当下,人们会发现,生活不能离开艺术的滋养,有艺术存在的生活才具有幸福的可能。

“艺术生活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体能,以及一定的思维。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价值,使我们不会轻易放弃。”谈到艺术对生活的意义时,作家于晓威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他说:“比如古人烧陶罐,最初仅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但是,渐渐地,人们开始在陶罐上画不同的图案,使陶罐变得更加美观。当一个普通的陶罐承载了审美期待后,一旦打碎便会让人觉得更加不舍和心疼。这与面对一个没有附着任何艺术创造力的陶罐时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艺术能够带给人一种流动的、变化的感受,为生活增添色彩。人的一生都有一些琐屑的如意,不过,因艺术而生发的如意,有着别样的意义,可令人赏玩,也可令人感悟,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

因此,于晓威呼吁社会重视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美的意识,有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使一个人不至于变得虚妄、狂躁和极端。于晓威说:“艺术不是为世界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观察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世界看起来更复杂,而复杂的因子和理念彼此构成一种牵绊、制衡,令文明发展不会跛向某个极端。在不同理念的框架空间和结构缝隙中,得到滋生并斑斓起来的,才是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很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时常轻视了艺术的价值。其实,回望历史,艺术常常在扮演时代号角的角色。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便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评论家汪敏曾参与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她对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体会。她发现,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其实很丰富,但是,教材的内容往往在具体教学中得不到落实,并且,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常识也十分欠缺。她说:“现在,很多中小学的音乐课只追求生动热闹,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授,如简谱、基本音高、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学习都不到位。在这样的基础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即便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其整体修养却令人担忧。”

 

对于艺术,更多的是应该去感受,而不是纯粹技术化的研究……建设文化生态,培育文化植被的责任,需要由艺术工作者来承担……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帮助大众以及自己开拓审美视野

20多年前,著名画家木心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为期5年。当时的听课人之一、画家陈丹青记录了几乎全部内容。2011年,陈丹青的5本听课笔记被整理出版,书名为《文学回忆录》。

最近两年,《文学回忆录》成为读者间的一个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书的内容使人有所收获,还有书里书外所承载的那种寻求心灵滋养的方式和态度也带来了许多思考的空间。

评论家刘恩波是木心的忠实读者,他几乎收藏了木心所有的文学作品。他感慨地说,今天实在缺乏像木心一样的艺术研究者,“大多数人总是习惯于把艺术肢解掉,去研究‘纹理’、‘年轮’,研究所得的‘成果’很多是不可及意的。对于艺术,更多的是应该去感受,而不是纯粹技术化的研究。现在,出版界这么热闹,影视业这么繁荣,但是能真正给民族注入精神营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却少之又少。”

艺术对大众生活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文化植被是否丰饶。作家刘嘉陵认为,文化植被一旦遭遇破坏,要恢复它便很难。而建设文化生态,培育文化植被的责任,需要由艺术工作者来承担。刘嘉陵说:“需要提升审美能力的,其实也包括艺术工作者自己。”

当年,在异国,木心和一群青年艺术家,不以任何功利为目的,用数年的时间谈论并交流文学,这正是艺术与生活相融合、艺术工作者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一个范例。因此,刘嘉陵认为,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帮助大众以及自己开拓审美视野,丰富生活情趣,从而塑造更完善、更理想的人。

“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能够做什么?”作家张颖提出了同样的期待,“我们总是去说大众如何如何,但其实,我们自己,也就是从事艺术工作的群体,自身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我们正在疏远经典,缺乏阅读经典、观摩经典、倾听经典的意识。再比如,我们往往局限于个人的专业,却鲜少从其他艺术领域汲取知识。另外,当我们创作的时候,也十分需要多些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否则,便无法给读者、观众贡献具有思考意义的作品,更不可能成就这个时代的真正的艺术。”

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项复苏心灵的工作……培养观众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称之为艺术觉醒工程……加强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使更多的人体会到静和慢的好处

人们常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令大家没有耐心去聆听和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声音,但声音多是喧闹且聒噪的,而那些悠扬的、直达心灵的声音却似乎消失了。

 

多年从事音乐研究的汪敏认为,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项复苏心灵的工作。“音乐是我们滋养心灵的沃土,它帮助我们完善境界的提升,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接近那个不断完善的自我。”复苏心灵的工作需要环境的配合,汪敏一再强调培育艺术生态的重要性。她说:“400年前,歌剧刚刚诞生,当时的威尼斯仅有15万人口,但却拥有16座歌剧院,公开为市民演出。100多年前,音乐家肖友梅远赴柏林留学,根据他的记述,一年的音乐季,也就是这一年的9月到下一年的4月,柏林的音乐会便多达200余场。反观我们,一座城市的严肃音乐演出能有多少呢?电视频道分给严肃音乐的时间能有多少呢?在这样的艺术生态中,娱乐代替了艺术,艺术成了商业的工具。培育艺术生态,也是恢复庄严,恢复真善美。今天的人要思索的是能为后人留下什么,留的不是形式,留的应该是内容。”

虽然艺术生态缺失,艺术土壤贫瘠,但并不意味着大众完全没有艺术需求。以辽宁戏剧为例,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然而,评论家韩宁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辽宁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年轻的戏剧观众,仍然有民间戏剧力量的存在。她说:“我们在做大学生戏剧节活动时,看到全省各大高校的戏剧演出相当活跃,品质真的不低,有些演出甚至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戏剧素养。”

韩宁认为,培养观众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称之为艺术觉醒工程。工程的首要一环就是演出。“必须要有演出,没有演出当然就没有办法培养观众。其次,还要对观众群进行合理化的划分,对他们的艺术观念也要进行划分,这会使培养观众的过程更有针对性。”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感到苦闷时,会去图书馆寻找慰藉,在那里,他的身心都得到了休憩。辽宁大学教授吴玉洁专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她认为,好的文化环境便仿如“涓生的图书馆”,“今天,许多人在阅读时,有两个喜欢与不喜欢:一是喜欢热闹,而不喜欢独处的妙境;二是喜欢快节奏,而不喜欢慢下来。这就需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使更多的人体会到静和慢的好处。”谈到文化环境的建设,她以辽宁为例:“近些年,我们确实作了不少的努力,包括举办辽海讲坛、科普周、传统文化讲座,等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吴玉洁在美国访学期间发现,国外的阅读传统保持得很好,“在一些国际性的阅读活动上,世界各地的知名作家聚集在一起,他们不仅会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还会朗读自己的作品。很多阅读活动会在书店中举行,类似读书会,参与的作家在发言时,同样有朗读作品的环节。我还记得,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一家外国电视台在进行报道时,主持人也朗读了莫言作品的部分章节。而我们显然缺少这样一种阅读环境。”

许多人不读书,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阅读,比如听讲座、看电视、读报纸,这种间接的阅读方式被称为“代读”。吴玉洁提醒说,尽管间接的阅读有助于大众认识和接受文化经典,不过,在“代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市场化的媚俗倾向,从而误导了大众,形成一种错误或扭曲的阅读过程。

在信息爆炸时代,怎样唤起大众的艺术自觉?吴玉洁借用著名学者王充闾的一句话:“信息、知识和智慧是有区别的。仅仅获得信息并不够,而要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这在今天的时代,尤为重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