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武汉26位书法家泼墨写春联 千副春联送市民迎马年

武汉26位书法家泼墨写春联 千副春联送市民迎马年

2014-01-27 10:31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贴上春联,挂上“福”字,喜庆的新春佳节马上就到了。昨天上午,“万马奔腾送福迎春”——武汉书法家写春联贺新春活动在市民之家举行,20余位书法家现场为千余市民写春联,将浓浓的年味送到市民家中。

该活动由市文联、武汉书法家协会、武汉青年书法家协会、市民之家、武汉规划展示馆联合本报举办。省、市书法家协会派出了超强阵容,黄德琳、万军、张炳绍、王军、罗涛、刘兴无等20余位书法家挥毫洒墨,为市民写春联送春联,现场一派喜庆祥和氛围。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红红的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对未来的寄托、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万马奔腾日,九州幸福春”、“蹄花沾晓露,柳浪饰春风”、“无边春色百花艳,有庆年头万马驰”……适逢农历马年,主办方专门准备了五字、七字马年春联以及含有数字的春联供市民选择。

铺开喜庆的红纸,蘸上墨汁,写下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书法家们的笔尖纸上都含着浓浓的吉祥意。昨天上午10点活动开始,书法家们忙碌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中午12点活动原定结束时间,前来领春联的市民依旧很多,队伍排得老长。不少书法家忙得满头大汗却顾不上休息,领到春联的市民则在一旁晾干墨迹将年味带回家。

省、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炳绍表示,武汉书协作为全国“书法进万家”活动的先进单位,将一年一度的送春联活动作为一个常规项目沿袭下来,整个2013年里,武汉书协及团体会员单位组织在汉书法家进社区、下基层开展的文化惠民、书法进万家活动不下60场,群众的欢迎、喜爱程度不言而喻,今后,希望将这项活动继续下去,越办越好。

千余个号一抢而空

昨天上午还不到10点,市民之家一楼就已排起几十米的长队。排在第一的王大姐望着正在调墨的书法家,一脸的迫不及待。“早上六点都起来了,就为了抢到第一,图个吉利。”王大姐说。

队伍中一个身着环卫工工作服的大姐十分显眼。她说,自己姓田,负责市民之家路段的环卫工作,得知有这个活动,便忙里偷闲赶来了。“从来没有贴过这么好的春联。”田大姐笑呵呵地说。

记者在取号点看到,一千多个号被市民一抢而空,每个书法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在书法家宋尚武的桌前,也围满了求字的市民。一位女粉丝十分有意思,求了一副春联后,马上抓住宋尚武合影。“我等了一年才等到这个机会呢。”这名女士姓张,家住青山。

 
喜得千金带着原创求春联

“新春雏凤添喜气,盛世千金临福门,横批:喜上加喜。”胡先生家住后湖,昨天,他带着一副原创的春联来到市民之家,向女书法家高冬媛求了一副意义非凡的春联。胡先生说,女儿半个月前出生,对他来说,这个春节可谓喜上加喜,便原创了一副春联拿到市民之家,“今年这副春联让人爱不释手啊!”

回汉过年来打下手

从报纸上得知书法家们将到市民之家送春联,市书协会员郎文娟自发前来助阵。“向前辈们学习,也给他们打打下手。”郎文娟笑说,自己是武汉人,现已在深圳定居,前不久回到武汉,打算在这边过年,虽然只呆了短短一周多,却已参加四五次送春联的活动,“能为家乡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高兴”。

“看到这么多人来,我们的精神也为之振奋,虽然写了两个小时,没喝水、没休息,也觉得不累。”书法家朱永峰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书法家们能用一支笔、一张纸为市民增加一份年味儿,觉得十分荣幸。

“年底这个月,几乎每两天就送一次春联,虽然连轴转很累,但觉得值。”书法家袁永安是武汉青年书协常务副主席,他说,武汉青年书协虽然只成立半年,但已成为武汉书坛的“御林军”,在多次书法下基层活动中发挥中坚力量,在昨天的活动现场,12位青年书协会员的字得到市民热捧。

市民请八岁娃娃写春联

昨天一早,8岁的胡吉璋就由妈妈带来现场拜师。胡吉璋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摹本,现场写下一手漂亮的行楷,引来许多市民观看,更有市民点名请小朋友为自己写一副春联。

武汉市﹃书法人口﹄

比重提升

书法家徐悦民一早赶来,今年他已经参加了六场送春联活动,明后两天还有两场。“往年多是送春联下乡,今年前来领春联的城市居民变多了,这是可喜的变化。”徐悦民列了一组数据,“书法人口”是指城市中从事或热爱书法创作的人口比重。10年前,武汉市的“书法人口”比重还不到千分之一,如今这一比例已经能超过1%。“书法人口”越多,城市文明程度相应越高。“书法创作不能关在书斋中,要走入市民,深入群众,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送春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记者翟兰兰钟磬如熊波金思柳通讯员陈泉实习生张慧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