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披露,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所收贿礼中,玉石占了近八成,其中一次收受的和田玉价值就达350万元;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收受字画、玉石等物品近200件,价值1300余万元。当雅好成为“雅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必要警醒自己:莫让道德和法纪之“堤”溃在了雅好的“蚁穴”上。
与烫手的现金、招摇的房车相比,玉石、瓷器、字画、古董之类的珍奇古玩,看上去很高雅,且真伪难分辨、价值有弹性,变现手段隐蔽多样,很容易掩盖权钱交易的本质。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引用《论语》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话,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雅贿就是领导干部应该远离、不能伸手探的“汤”。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雅好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打开缺口。投机钻营者把名人书画、玉器奇石等,当作公关的利器。他们瞄准领导干部的爱好,精心准备,适时出手,很容易发挥其他钱财替代不了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过:“大家都知道‘贤者避世’,我以为现在的俗人却要避雅”。领导干部应少宣扬自己的收藏爱好。清道光年间,刑部官员冯志坍酷爱碑帖字画,却从不在人前提及,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郑培民爱好集邮,但他绝对保密,生怕有人借此做文章、想歪招。隐己所好,就是防患于未然,就是严格自律和自我警醒。
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军人的爱好,应服从强军目标的需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种爱好为打仗服务。邓小平曾经这样评价刘伯承:“他除了读书工作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他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他不会下棋打球,闲时只有散散步、谈谈天。”粟裕大将最大的爱好是看作战地图,徐海东大将自认“打仗有瘾”。如果一支军队里精力转移、兴趣外移、心思游移的军人多了,就不可能做到平时千锤百炼,战时稳操胜券。
如果放纵了第一次的“小心翼翼”,就有后来无数次的“习以为常”。领导干部对自己的雅好应经常进行“保洁”“保健”,不给雅贿和雅贪一点生存的空间。倒在“雅好”上同样是身败名裂,只不过多留一些笑柄而已。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警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