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图)上海地铁打造文化空间:可欣赏音乐演出 名家绘画

(图)上海地铁打造文化空间:可欣赏音乐演出 名家绘画

2014-02-10 11:07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点击进入下一页

人民广场地铁站18号出口,二层平台。偶有无业人员、拾荒者进出,大声喧哗。路过的乘客们飞快地扫一眼,急匆匆走过。

这时,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大提琴家开始演奏。

人群瞬间安静。拾荒者们倚靠在二层平台上,脸上是从未有过的专注。乘客们开始放缓了脚步,驻足、无声。“音乐真是神奇!”挤在外围的一名乘客感叹,高举起手机拍照。

这里的音乐角每周六、日各举行1小时演出。至今已超过100场,有500多名中外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参加。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师,强烈要求在音乐角公益表演一次。当他用手中独特的乐器锯琴,拉响《友谊地久天长》,听众惊呆了。人群中不断响起“再来一首”的“安可”声。据说当时,盲人钢琴小演奏家傅振东,还冲上台表示要拜师学艺。

 

 

这就是人民广场地铁站。在川流不息的交通枢纽中,在行人匆匆忙忙的脚步中,高雅音乐扑面而来。地铁站,仿佛变身为上海音乐厅。这里的老乘客,不仅能听到音乐,还能看到各种文化活动。有公共文化周、有刘海粟美术作品展、有17块灯箱广告做成的“上海好儿女”长廊……

如果沿着新开通的线路走,景观更是赏心悦目。

国客中心站。路过者会被天花板上圆拱形的一长条“星空”和“十二星座”所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枪短炮”特来取景。为了拍出理想中的效果,有人不惜直接横躺在冰凉的地面,往天花板拍。

原来,这一站有存车线,会藏一列车,以备高峰时段。此类站厅,顶部必然有100米长、3米多宽的空间余额。设计时就利用这个空间,做成星空穹顶,把十二星座放上去,以LED灯珠的闪烁,模拟闪耀的星光。因为国客中心是海运码头,而天文正是航海之父,为了确保真实,穹顶上的所有星光,都由原佘山天文台台长张建卫提供,不仅十二星座完全真实,就连旁边一闪一亮的无数星点,也完全符合天文学星图,每一个都有来头。

最妙的是,这张星图是动态的,时而有流星闪过。十二星座短时间内,在真实星点、星座形象图之间变换。乘客们看到的星座不仅逼真,也不妨碍辨认自己的星座。动态星空,远远比照相机里的静态图片来得震撼。

龙华站。不少去龙华寺的香客们,现在都多了一个习惯——回家途中,来龙华地铁站,对着长长的陶瓷拼贴佛教壁画,再拜一拜。车站的整体空间,主色调是黄色,顶部与寺庙飞檐走壁的线条相似,线条中间为白色,两边反向弧度,旁边铝合金收口就像屋檐收口的瓦铛。这个车站请了龙华寺住持以书法艺术题写“龙华龙”三个大字,作为站台名,背景是一座抽象的龙华塔。

地铁交通大学站,前往钱学森图书馆的乘客们,一定对出口通道印象深刻。通道墙面是艺术混凝土。熟悉“钱图”的人会发现,走道的肌理,与图书馆外墙极度相似。混凝土上,展现了一组公式的推导过程,是钱老留美期间研究风动原理的手稿。只要到了这里,就必然知道,这条通道通往“钱图”,而非其他。

 

 

乘客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坐上“丰子恺”文化列车。车厢的把手、宣传栏,全是丰子恺的绘画作品。

最绝妙的风景,恐怕很多地铁乘客都没想到——在11号线驶往交大站的途中,列车高速运行时,往窗外一瞥,你会忽然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深蓝色海洋,鱼儿正在灵活地游动。这就是最新技术“隧视广告”,利用车辆的行进速度,让静态画面看起来像动画。

仔细留心,地铁里看得见的人文风景,还有更多,不胜枚举——

地铁4号线浦电路站和上体馆站,能看到“与大师零距离”吴冠中、林风眠作品展;在浦东机场站,能看到连环画大师贺友直“老上海风情公益画”展;在西藏南路站2号出入口及通道,能看到当代艺术展示画廊,以及《时代肖像展览》中的六幅名作;在地铁8号线大世界站,有“地铁音乐汇”,“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会定期在此演出;在邻近居民区集中的车站,有公共安全公益宣传;在10号线,能欣赏到“红色宣传”特色主题车站;中华艺术宫站的“永不落幕的世博”主题车站,艺术创意扑面而来,世博文化元素融入了地铁发展历史和时代面貌;在地铁4号线环线,说不定还能遇见“大师作品进地铁”巡展活动,比如4号线的海伦路、延安西路站等8个车站,可以欣赏到陈佩秋、谢稚柳等近20幅大师作品。

据悉,上海地铁黄金时段、显著位置的公益广告,投放比例已经提升到地铁广告投放总量的12%以上。在人民广场、徐家汇、新天地、上海科技馆设立的4幅LED大屏幕,公益广告的投放量将保持在50%左右。人民广场站大三角换乘大厅的中央转盘、文化走廊等处公益广告投放量,保持在80%以上。

2014年,除了现有的4列文化列车之外,上海地铁与金山农民画院、上海京剧团等单位合作,还将再制作“国学文化”、“笔墨抒乡情”、“京昆折子戏”等10列文化列车。

地铁,就好比城市的第二空间。当上海地铁的乘客们,在匆忙的脚步中,瞥见一道道风景,它们只是片段,却也是都市生活不可分割的多姿多彩。

记者龚丹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