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杨卫:重要的是发现

杨卫:重要的是发现

2014-03-31 10:59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由著名学者于建嵘和荣剑两位先生策划的“发现——买得起的艺术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这其中,既体现了他们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他们对艺术价值的一种正本清源。   

当代中国的艺术生态,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尽管跟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其中一部分艺术家早就脱贫致富,成了市场追逐的“香饽饽”。但是,对于更多边缘艺术家而言,仍然是举步维艰,处在某种“灯下黑”的状态,其艺术价值不仅容易被外面的市场所忽略,在艺术圈内部,也容易被一些明星艺术家的光环所笼罩。这是当代中国残酷的竞争现实,也是艺术界冷热不均的生存现状。

那么,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的艺术家,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够优秀呢?当然不是!历史上被身处时代所埋没,而后却大红大紫的艺术家,屡见不鲜。且不说凡高等众所周知的人物,只说现在拍卖市场上对过去一些边缘艺术家的挖掘和发现,也是层出不穷。所以,艺术家优秀与否,不能以进入市场早晚来衡量,而应该看他的创造力。归根结底,还在于发现。

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道出了艺术的真谛。艺术就是发现,考量一个艺术家是否优秀,关键要看这个艺术家有没有一种持续发现的能力。而如何保持这种持续性,市场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艺术品收藏,就是在这个层面上产生意义,也是在这个层次上萌生趣味的。西方的艺术赞助与艺术品收藏,自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以来,就一直注重于同时代的发现,实际上是赞助人、收藏家和艺术家一起,共同发现了自己的时代,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与人文精神。这就是西方的艺术赞助史与艺术史同等重要的原因。

中国的艺术收藏,应该说才刚刚起步。在经历了“五四”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文革”对旧有习俗的彻底摧毁之后,文人士大夫的收藏传统早已中断。近年来出现的艺术收藏热,尽管受资本的刺激,出现了异常火爆的局面,但因为缺乏传统收藏的人文根基,大都流于表面的价格,而对背后的价值却较少涉猎。所以,当代中国的艺术收藏,参与艺术史创造的程度不高,往往是依靠西方的价值趣味,收藏他们留下的一些残羹剩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看好由学者于建嵘和荣剑共同发起的这个活动。因为他们把视野转入创作的第一现场,关注一些尚未成名的艺术家,不仅是给这些艺术家带来了市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的收藏观念,使人们对艺术的收藏,变成了一种时代参与,一种文化发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