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人民美术网记者蔡一碟报道 2014年4月15日,由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大连现代博物馆承办的《闯关东
展览现场
开幕式后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人民美术网、大连艺术展览馆联合举办。参加研讨会的有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孙世昌、中国书画报新闻部主任李文慧、解放军一级作家李占恒、沈阳图书馆研究馆员清史专家李东红,大连美协副主席、大连艺术展览馆馆长王嵬,特邀嘉宾戴成有、谷钢、王大为、傅绍友、韩敏、孙天娇、王亚莉、阎世忠、刘广堂、孙国伟等。研讨会由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主持。会上,大连艺术展览馆馆长王嵬首先介绍了展览的策划情况,并由作者于永华对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受做了简单的汇报后,学术主持李人毅做了引导发言。
李人毅在主持会议
李人毅说,看了《闯关东》让人联想到蒋兆和的《流民图》,其表现的是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中国人受压迫、受侮辱的灾难性时代的流离失所的惨景,而于永华的则是生生不息的流民图,不仅把闯关东的重大事件用普及性绘画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表现他们如何落地生根把荒芜之地变成粮仓。《闯关东》是中国画坛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在社会意义和创作完整性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闯关东》研讨会会场
李人毅还说道,这次展览可视性的东西不只是绘画,还有诗。看完了画之后,还能通过读这些诗走进人物的生存状态之中。除了宏大叙事,又能走进微观中去,这是画展的独到之处。于永华的画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尽管画的是闯关东题材,但是融入了各种文化符号,包括中西、近代、远古,甚至有一些道和禅的意味。为此,于永华的闯关东系列作品应该放到美术界大环境中来考量,要从作品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上进行深入探讨。更要以艺术规律为要,对作品本身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进行衡量,为画家和画作做出中肯的评价和定位。
戴成有
沈阳图书馆研究馆员、美术理论家李东红首先发言,她将闯关东画作的总体评价为“生命的赞歌”,
李东红
李东红说,宏阔的具有史诗性的主题创作,是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束,圆满地完成了人类的一次自发的迁徙壮举。画家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历史事件一一的匡进了5 8个画面中,为我们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意象性的人物形象刻画上,这58幅作品,前后采用了两种风格。画家以建国前后来划分界线,前一组人物的表情多呈现出悲壮、苍凉、迷惘与无助,后一组则以喜悦、踏实、安闲与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为主。
李文慧
李文慧说,画家作品有办年货、娶媳妇……在这58幅画作中,很多画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这些其实是最见真章的地方。《闯关东》画的是从山东逃命来到东北,为自己和全家的未来打拼的人们。他们有简单的愿望理想和平常的喜怒哀乐,但是画家着眼的正是他们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场景琐碎却鲜活,这可能正是画家要表现的主题——活着。只要活着再弱小的生命也会闪烁出希望的火花,而希望和生命是一对伉俪,他们的结合可以给予创造意想不到的力量,也是最震撼人心的力量。画家从人性的角度解读生态,反映了它乡是故乡的历史,画自己感动的东西。画家笔下这群人在活着——体会生的乐趣、感受家的温暖、人间烟火味,把东北人的磨难,以内在的逻辑和叙事性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和呼吸声。
王大为
瓦房店市美协名誉主席王大为是于永华学画的启蒙老师,他认为
谷钢
李占恒
鲁美教授孙世昌在发言
于永华
阎世忠
大连瓦房店市慈善总会会长阎世忠代表画家家乡人对画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认为艺术成果在于积累,更靠岁月的磨砺和不懈的努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永华的取得是家乡人的骄傲和自豪。
王嵬
大连美协副主席王嵬说:永华还在路上,因为他还在努力的作画,他还有前景。大家解析的很到位,他善搞积累,天性瑞智,很有灵气。今后更要注意绘本质的东西,注重笔墨的使用,构图、节奏、绘画技巧表达等,这对是未来发展更重要的。
研讨会进行三个小时,共有11人发言,《闯关东》现实主义创作之路得到研讨会上多位评论家的认可和赞许,同时对画家在技法的处理上和笔墨的运用上,以及构图和形象塑造上大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参照性建议。最后李人毅做了总结,他说:
于永华的闯关东系列作品,是当今画坛上不多见的鸿篇巨制,这样的题材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将会继续引人关注。我们看到大连市政府注重文化工程建设,电视剧《闯关东》业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这次的丹青闯关东又将这一文化工程向前推进了一步。主要是在内容上,从历史走向了当代,用了浓墨重彩刻画了闯关东后代的现代生活,记录了他们在新时代的命运的转变过程中的新面貌、新气象、新追求。进而是闯关东主题形成了新的文本,这是当代画家的重大历史贡献。当然,作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愿这次研讨会给画家一点启发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