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艺术中的中国制造(图)

艺术中的中国制造(图)

2014-04-28 07:1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曾琼 

曾琼

曾琼

作家,新星星艺术节创办者    

很多年以前, 我自己设计过服装。起因是因为那时在巴黎,每次都为参加晚会和活动穿什么衣服发愁。在巴黎这种时尚之都,女人们没有时髦只有最时髦,中国女人30年前都不知道什么叫时尚。 参加活动多了,发现也有办法扬长避短,在聚会上赢得各种赞扬, 那就是穿有中国民族的服装。

巴黎那时买中国服装要去中国城里,主要是丝和锦缎的旗袍,穿上会显得很中国化。但标准旗袍对我来说又太过时了,穿上如同身处上个世纪。而越南人的旗袍稍有不同,叉开到腰线,配一条很宽的裤子,立即就飘逸了许多。后来我开始自己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在时尚中添加中国元素。比如说旗袍剪短配很酷的牛仔裤,用中国农家做被子的大红大绿花布做最当季的裙子,绣花,盘扣,景泰蓝项链都是我常用的元素。这样的混搭,凸显我的中国背景又和时尚接轨,出场效果不错,讨巧。

 

想起过往经历是因为后来发现无独有偶,艺术圈也有不少这样的中国制造作品,尤其在当代艺术家中,聪明地运用中国背景和中国传统元素也是事半功倍的。看多了也看出些门道来。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代表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火药画,火药装置,火药事件等等的当代艺术行为,让国际艺术圈瞠目,叫好又叫座;后来又出现了香灰作品,异曲同工的思路。很东方很佛教的香灰,在西方人眼中也是集历史和现代于一身的材料,是时空穿越哲学穿越的中国制造当代艺术。再后来,点彩法的中国山水图,中药渣的装置等等,禅意水墨,抽象出世,一大批带着中国制造符号的艺术出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隔膜,以及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先入为主的预设和某种期待,让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人心中基本分成两大类:政治艺术和中国制造艺术。带着明显中国制造符号的艺术品和带着明显政治反抗符号的艺术品一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热点。

事实上,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巨大影响,让中国艺术家和全球其他地方的艺术家一样,面对的是更加世界性的广泛的问题,面对的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和思考。不管西方批评界对中国当代艺术还有怎样的刻板想象,但中国已经不是他们想象的中国。纽约军械库上“聚焦·中国”单元证明了这一点,以至于《纽约时报》的艺评人,他认为这次组团来的中国代表团太“布鲁克林”了——即和美国本土的艺术家创作看不出任何区别。

强调政治元素和东方元素,是西方评论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西方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却有另外不同的心态,他们希望有机会看到更丰富更新鲜的表现。2014洛杉矶LA ART SHOW艺博会上,艺术家郭凯军的作品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强烈兴趣。郭凯军的创作主要色彩,是红白蓝。这三种不断重复的颜色,来自于中国最常见的廉价底层材料: 建筑工地的篷布,底层生活的编织袋。这种带有生活艰辛和苦难的元素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变成了灿烂的,华丽的甚至具有时尚感的表现。唯美的画面和画面下的现实冲突,快乐而有趣的表现和生存的严峻,揭示了最具有现实性的人性的复杂和矛盾。美国人对郭凯军的喜欢,是因为他的画面视觉感受,完全没有中国艺术家的痕迹,艺术家的背景在作品面前是不存在的,甚至有许多人以为这作品出自美国艺术家之手。这是郭凯军的出色之处,真正和中国当前现实有最紧密的联系,关注理性和文明,暴力和邪恶的中国底层人群的作品,以一种无国界的艺术表现,毫无障碍地被西方观众接受了。就如同在全球顶级时装节上,中国设计师的作品秀,也早就是用国际通用的时尚元素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