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李振华:人们对美术馆的功能有很多虚幻的想象

李振华:人们对美术馆的功能有很多虚幻的想象

2014-06-05 08:1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钱梦妮

对于美术馆兴建热潮,独立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认为,美术馆之间应该更少地相互抵消,而更多地共建。“我们需要彻底思考。不能说新水墨流行大家就都跑去弄新水墨——历史的东西也要梳理一下。”李振华不否认当代艺术需要有一批“弄潮”的人走在前头,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蔡国强、黄永砯,从这些艺术家身上可以得到艺术能量。“而现在这个时代应该也有自发的能量,而不是市场,市场都是假象。”

他说,比如曾梵志的画拍卖很贵,但只是市场上确定的价值和位置,并不是真正当代的价值。“只有现在创作的新东西拿到市场上之后立刻就高价卖掉了,这才是真正的能量。但这个还需要时间。”李振华认为,当下国人仍在欧美的框架里运作,没有人向未来投资。

第一财经日报:美术馆应该在整个艺术体系里思考什么样的问题?

李振华:其实亚洲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整体艺术市场情况、商业环境都是:没有人往未来投资——首先是没人相信这个概念,不相信投资未来的东西能够获取利益。这时候大家就只能在别人的框架里运作。而这个框架是欧洲、美国人运行了几十年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你下一步要怎么走,都猜得到,但他们的动作你永远猜不到。

比如为什么谷歌上市能融资到几十亿美元,这就是因为,当所有人都能看到它即将变成未来最大的东西时,大家就都会往里扔钱。这个观念导致我们的艺术看起来在拍卖市场上兴起,但其实还是跟着人家的脚步。

日报:西方的体系还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说到底也是它们的东西。

李振华:对。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金融的变化在整体上影响着艺术的变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是,艺术市场在借助金融资本,而金融资本也同样借助了艺术市场的价值系统,两者是并存关系。

 

具体来说,大家不认为钱是保值的,如果两年里面利率跌了,那等于有一部分你就白干了;但是艺术品反而可能更贵。所以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改变,怎么看世界,怎么遵循一个价值系统。

但是,这也正是为什么欧美会把装置艺术家比如杰夫·昆斯推上高峰。因为他们一直在找突破价值固化的可能性。

日报:国内美术馆馆长很难做,也很难请到,这是因为什么?

李振华:假如一个馆长很有视野,会受到制度、投资人的限制。很难有人聘请你整整三年来做工作,大部分都是临时的——今年能想明年的事儿就不错了。而跟欧美美术馆谈项目,两年之内都不可能,是真的排满了。因为他们需要向出资人交代。这都是很现实的情况。中国就是先画一张大饼,你弄吧,我给你5000万预算,弄到一半告诉你只有2000万,如果不做就有别人来做。但是这回过头来就产生一个问题,那这些事儿是不是都是美术馆发起人想要的呢?他们要考虑的是,如果开始就是希望弄一个馆,而不想继续投入更多的钱,那你弄一个展览馆、博物馆就好了。既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又可以拿地。

日报:私立美术馆一年要做多少展才是合适的?

李振华:根据面积不同而定。做很多展览是很不必要的,投入大量金钱就想要有更多的人来看——对不起,这并不简单地成正比。

人们在美术馆功能上有很多虚幻的想象,比如做个“地标建筑”那么大家就都会来吗,那真不一定。欧美机构更多考虑的是,首先这里交通方便,那么能不能有一个美术馆?旁边有个大商场、大餐厅,就可以保证美术馆的人流。日本的森美术馆这么热闹,部分原因其实是它跟旁边观景台的门票绑定在一起,实际上是娱乐与美术馆捆绑。美术馆单凭门票分成就有很好的收益,这样也能够反馈到展览中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