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这十几年,我们拍摄记录了1357条胡同,其中的700多条现在已经消失了。”北京民间文保人士“老北京网”负责人张巍说,总要赶在前面多拍点照片。
“70后”的张巍,深深爱恋着胡同,眷恋着渐行渐远的老北京。14年来,他和伙伴们积攒了60余万张胡同照片、上亿字的北京史料,成为首都民间文保独一无二的资料库。
一个窗框的感伤
张巍曾是媒体人,在《精品购物指南》最红火的时候做过发行、编辑等工作。但是23岁那年,他的人生有了大转折。
2000年,由于两广路扩建,位于北京崇文区的大都市街拆迁,张巍从小居住的大杂院就在这片胡同里面。“我印象特别深,那个时候旁边就是东半壁街。我经常和同学一起爬上房顶,一片青瓦绿树尽收眼底,特别漂亮。房子拆的时候,一下子觉得失去了很多童年的记忆。”
临搬之前,他把自家的窗框卸下来,用水轻轻冲掉上面的尘土。“这是一扇‘步步紧’样式的窗框,至少有120年的历史。冲刷干净后显现出它的俊俏和韵味。现在这扇窗户挂在我住处的墙上。”
张巍把窗户框子拆了带回家后,看着它,就会想起老宅,想起老宅,就觉得伤感。“时间久了该忘了,不如办个网站纪念一下”,没想到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才20出头的他找到自己最喜欢干的事儿,也成了“爱怀旧”还“不挣钱”的另类年轻人。
拍胡同留住北京记忆
既然城市变迁势不可挡,就多留些资料,帮人们记住老街巷的模样吧!决定办网站后,张巍买了一本《北京传统文化遍览》,将书中的资料摘录到网上。但他当时并没有想到,此后的十年间,北京城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网站也成为“胡同迷”眷恋胡同文化的大本营。
2005年起,张巍和几个网友成立了胡同“拍记队”,每周去街巷里转悠,记录下点滴变化。鲜鱼口、大栅栏、大吉片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为网友消息灵通,他们往往能与推土机赛跑,赶在拆迁前为胡同留下“最后的身影”。
“你们对着人家的门拍来拍去,要干吗?”张巍回忆,一开始他和队员们在北京胡同里拍照片,居民并不理解,经常被人这样问起。“我们只好开玩笑说,拍完给您孙子看。”张巍说,他们希望尽力为几百条逐渐消失的胡同留下图片记忆。
“我们从胡同一头开始拍,一群人浩浩荡荡,四处都是‘咔哒’的快门声。门墩儿、外墙、屋顶,什么都拍。”张巍说,很多胡同都是大家见证着“倒下”的。不仅是房子,在房子周围玩耍的小孩,下棋的老头儿,房顶上的猫儿……所有美好的瞬间都给拍了下来。
张巍曾做过统计,他们共拍摄记录了1357条胡同,如今还剩下的只有500多条。“我查阅过有关资料,1949年北京老城区大约有3600条胡同,现在几乎只剩下文保区内的几百条了。”绝大部分的胡同、宅院已经只能“活”在照片里。
“‘老北京网’就像我儿子”
从学习用front page做静态页面开始,张巍一点点地学习网页制作技术,网站开办14年来,积攒了60余万张胡同照片,上亿字的北京史料,注册用户3万多人,“老北京网”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民间资料库。
电视剧《亮剑》里有一句话张巍特别喜欢——一个部队的风格就是首任长官的性格。“其实我的网站就是我的儿子,今年14岁,该上初二了,喜欢历史。平时服务器出问题,我要去看,每次一进机房我都说‘儿子,我来看你了’。”
“从23岁到36岁,一个人生命力最强的时段,我把所有的感情都和这个网站融在一起了。”张巍说,网站只有他一个全职的人,还有一名兼职志愿者。此外,还有50多个版主在维护论坛秩序。最红火的时候每天的点击量PV在3万到4万之间,IP量每天在6000以上。他一直不希望网站走商业化道路,拒绝了很多公司的赞助邀约。网站运行每年需要几万元的费用,这些年,他花光了积蓄,在网友和家人的支持下维持网站的运行。
对于这个“儿子”的未来,张巍设计了一条心目中的理想之路。随着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网站运营的费用越来越高,他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他希望有一个档案馆,或者一个教育机构来运营这个网站,发挥这些资料更大的作用。
今年3月,他被查出恶性脑胶质瘤。在病榻上,念念不忘的还是“老北京网”和北京胡同的未来。他发微博说:“对于北京,我没能做得更好。”“我们这一代基本没有看到城墙,如果下一代看不到胡同,文化该怎么往下传?我多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张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