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南昌胡献雅被誉为当代八大山人 办江西首所高等美术学校

南昌胡献雅被誉为当代八大山人 办江西首所高等美术学校

2014-06-13 07:17 文章来源:江西晨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胡献雅,江西南昌人,他是江西现当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创作时间跨度达70余年。

近日,记者走访江西省方志馆,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胡献雅自幼钟情绘画,受渊源家学的滋养和周围环境的熏陶,他的艺术天赋不断地勃发。上世纪30年代,他创作的国画被选送到加拿大展出并荣获金奖;上世纪40年代,他创作的国画《雄鹰》、《红梅》,由外交部致赠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庆祝中美和中英平等新约的签订,他还是立风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填补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术高等教育的空白。

与徐悲鸿、傅抱石成为知己

跻身于大家行列

据《南昌纪胜》、《人物》记载,胡献雅,字正民,1902年生于南昌县,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廷銮的次子。他本人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西景德镇学院美术系教授。

胡献雅自幼颖慧,钟情绘画,加上渊源家学的滋养,他的艺术天赋也不断地勃发。初涉文坛时,他的诗词就为家乡耆宿俊彦所推重。

档案记载,1923年,胡献雅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开继“六法”,注重传统,穷流朔源、条分缕析,在深入而系统地研习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同时,又用现代美术理论的新理念,涵养性灵、变化情质,顺势攫取两者最为本质的特点和精奥,形成了独具个性魅力的艺术风格。

毕业后,胡献雅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画会友,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成为知己。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胡献雅积学致远,跻身于大家行列。

 

 

办我省首所高等美术学校

填补江西教育史上空白

据《人物》记载,作为江西现当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美术教育泰斗胡献雅,他将一生的精力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江西这块红土地。1943年,为推动江西书画艺术的复兴,胡献雅倾家资、募捐款,白手起家,在泰和县创办了我省首所高等美术学校——立风艺术专科学校,填补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术高等教育的空白。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胡献雅在担任学校校长的同时还兼任国画教授,同时还聘请书画名家和文史名师梁邦楚、燕鸣、余塞、康庄、余心乐、胡江非等来校任教。他殚精竭力的付出,让学校不久就被我省教育界视为“品牌”,各地青年纷至沓来。

据了解,在办学过程中,胡献雅倡导“以德育人,德才兼备”的美学思想,践行“振兴赣地文化,培养美术人才”的理念,培养造就了一批美术高级人才。胡献雅曾有诗云:“挑砖运石不辞艰,房屋新成八九间。菜地花园并尽利,课堂兼膳屋无闲。亦知安拙非时当,且觉崇居异世艰。学行一堂互砥励,相期大德不逾闲。”这首诗反映出胡献雅的办学心态。而1955年以后,胡献雅参与筹建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并一直担任美术系教授。

作品被外交部致赠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

据档案记载,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胡献雅先生就在画坛崭露头角。1932年,他在上海首次推出了个人画展,奔放大写意笔墨和潇洒浑厚的国画,使他在泸上一举成名;1933年,胡献雅所作的《牡丹》国画被选送加拿大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之后,他的艺术才华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眼球。

据档案记载,1943年,胡献雅受聘为中正大学名誉教授。为庆祝中美和中英平等新约的签订,他受教育部之命,创作大幅《雄鹰》、《红梅》国画各一幅,由外交部致赠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英国首相丘吉尔,而《红梅》国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当时,国内还放映过在伦敦赠画盛况的电影纪录片。

1960年,我省以胡献雅为领衔人物,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布置,他绘制的《雄鹰》、《荷鸟》等数幅国画及书画屏风三套,为江西厅争得了一等厅的荣誉,并受到嘉奖。

 

 

被盛赞为中国画坛巨匠

当代八大山人

据《人物》等资料记载,胡献雅的书法和国画渊茂深邃,迥异侪辈。他和八大山人属同乡,从小受到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画家人品和画品的薰陶,又到青云谱朝夕钻研,深得其中三昧,身受其笔墨感染。同时,他也推崇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的书法品质和格调,并将这些大家的格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如他所书写的《重阳有感》行草27字,作品神完气足,既具无拘无滞之风度,又显高山坠石之力量,无造作扭捏之嫌,整篇气息纵逸潇洒,展示出作者磊磊落落、侃侃大度的精神风采。

胡献雅以水墨画见长。无论是奇峰峻岭,暮云苍蔼;还是花卉野禽,翠鸟鸣啭,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饱满激情和妙悟通神的艺术境界。

据了解,胡献雅笔下的水墨画(梅、兰、竹、菊、牡丹之类),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运用独创的造型语言,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面貌,顺应现代审美要求和愿望,让文人画的内涵和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使作品达到“以笔取形,以墨取色,故画之色,非丹铅青绛之谓,乃在浓淡明晦之间,能得其道,则情态比见,远近于此分,精神于此发越,景特于此鲜妍”的最佳效应。

据档案记载,1982年,胡献雅的画作曾在《纽约华侨时报》连续刊登三次,并撰文称胡献雅大师是中国老一辈国画家中的佼佼者。198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胡献雅先生受邀在日本奈良市举办画展,日本美术界盛赞胡献雅为“中国画坛巨匠、当代八大山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