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国斌
世纪之别,一朝回归。
湖南洽购团队与卖家于纽约时间3月19日就皿方罍(léi)器身达成洽购协议后,国人无不盼其早日归来。
6月21日上午10时20分,“皿方罍”在专业运输公司陪同护送下,抵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当天下午5时40分,长沙海关机场办事处经过查验准予放行。这意味着皿方罍器身正式踏入国门,回到故土湖南。随后,由专车运至省博物馆仓库,将与器盖合璧,孤单的盖子终于等到了失散多年的器身!
省博又一件“镇馆之宝”,将开专馆陈列
湖南方面与“皿方罍”当时所有者在3月19日签订洽购协议后,先期付款300万美元,并承诺余款在两个月内付清。当时,洽购团成员之一的谭国斌,随身带的两张银行卡,一张一次只能刷2000美元,另一张一次只能刷5000美元,300万美元用了两天刷了1200多次才付完。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表示,与付款一样,国宝“皿方罍”回归的后续工作,如保险、运输、入关等细节,都需要一一协商,颇为繁琐。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所有工作就绪,6月21日“皿方罍”在纽约实现交接,然后乘飞机经香港,抵长沙,全程由香港美斯艺术品运输公司承运。承运方根据器身的身高、外形,量身定做了一个装载的货柜。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运至省博物馆仓库,是专门的文物运输车,车内有防震装置,恒温恒湿。
国宝备受国人关注。陈建明表示,作为“皿方罍”最终的收藏单位,省博物馆绝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所有支持关心“皿方罍”回归的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厚爱,将尽最大努力做好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工作,把皿方罍打造成湖南又一张名片。省博物馆将组织专家,做好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工作,为下一步展示宣传夯实基础,并调集精干力量,策划设计一个专题陈列展览。
据有关人士透露,省博物馆正在改扩建,离新馆落成大约还要两年时间。这期间,由省博物馆指导湖南广播电视台做好展示保护工作。在新馆完工后,省博物馆将开辟专馆陈列,供公众参观。
提起湖南省博物馆,言必及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尤其是干尸“辛追夫人”。而如今,在陈建明眼中,省博物馆又多了一件“镇馆之宝”。
6家单位捐资购买,多方通力合作
完罍归湘的背后,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果断决策,离不开捐款企业的慷慨解囊,离不开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也离不开收藏家的热心促成,体现出湖南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
湖南著名收藏家谭国斌作为发起者,在“皿方罍”回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3年11月,谭国斌在香港佳士得贵宾展厅之中,见到“皿方罍”再度成为拍卖品,震撼之余,奔走相告,呼吁筹资竞拍,务使器身不再流离海外。
今年3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最终决定由湖南广播电视台、省博物馆与谭国斌等人组团赴纽约,相机以恰当的身份进行洽购或竞拍。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领导高度关注,并通过渠道知会佳士得公司,望其能促成湖南方面的洽购。纽约时间3月17日,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华立、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及谭国斌领衔的湖南洽购团一行抵达纽约,经过与卖家3天3夜的谈判,最后洽购成功。
4月21日,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在捐款签约仪式上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回购“皿方罍”。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副省长李友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肖雅瑜等见证签约。
由于“皿方罍”的回归涉及汇款、入关等众多具体事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外办、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省工商联、省外汇管理局、长沙海关、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基金会等通力合作,让“皿方罍”得以顺利回湘。
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表示,在“皿方罍”回归湖南过程中,我们能参与光荣使命,发挥作用,感到特别自豪。
完罍归湘后,能否追回更多流失文物
“皿方罍”的回归,开创了一个新的范例,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洽购方式追回流失文物。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认为,这次洽购成功,实现皿方罍身首合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是“方罍之王”回归后永久藏于省博物馆,将更加直接生动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和灿烂文明,与省博物馆改扩建一道成为湖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二是皿方罍器身的回归,得益于有关方面的远见卓识和通力合作,体现了湖南人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对自身历史的珍视及对这方故土的热爱。三是开创了一种流失文物回归的新模式。这就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公立博物馆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以洽购方式实现文物回归,为追回更多流失文物提供了借鉴。
省文化厅厅长朱建纲表示,此次回购工作提示我们,以公益性博物馆为发起者,政府在政策方面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是拓宽博物馆文物来源的可行路径。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公立博物馆文物征集的良好机制。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目前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朱顺龙认为,“皿方罍”的回归,源于企业家和国有文物机构精诚合作,为中国文物回流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借鉴的道路。
在陈建明看来,由公立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购买流失文物,将是一个新的方向,很多国家在实践中已经这么做了。“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凡是被掠夺的、非法走私的,都不应该出资购买,至少不能用公款购买。更多的应该采取新的模式,就是依靠社会和大众的力量。”陈建明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通过立法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出台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民间的资金追回流失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