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的教学已然进入学院,作品和艺术家被主流展览、主流空间所接受,这其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一直以来的一个诉求。否则当代艺术收藏体系的建立、对公众的普及、对当代艺术更多研究何以谈起?
情绪:此次展览开幕,不出所料,即时性的“情绪”便已弥漫。情绪是既往社会心理的简单呈现,不对其进行反观和剖析,自然滑入一艘老船之内。河已入海,还期待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惬意。莫名的抵触情绪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同路人”的集体温暖消散感、自我定位动摇的慌乱感、“起义造反”思维模式的解构感、创作或者策展基点的无效感、既往“权力”的旁落感。有此心理的主要有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等。
权力:有人把当代艺术界视为“江湖”,“权力”随之产生。此“权力”其实是展览机会控制权、市场资本导流权、进入话语选择权。过窄的生存空间一直让当代艺术家借助国外展览、市场资本进行有效对抗。在这一过程产生了诸多“权力”,其霸道、戾气,以及所带来的“误读”、“迎合”却很少有人触及。其实它们早已渗入看似独立的表态、立场、书写、创作之中。权力的分流是必然,否则就是一个霸权。此次展览不失为一个起点。
前卫:此次展览,“前卫”的三要素之一“另类空间”看似被主动抽离,其实今日美术馆的“非营利民间美术馆”的身份并没有被提及。如果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前卫”与“另类空间”的关系一直暧昧不清。从“星星美展”、“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进入中国美术馆,这一悖论一直延续。并且,前卫艺术家进入象征性空间的“主动性”其实一直存在,“李自成进北京城”的兴奋好像也从未消失。“前卫”如果仅仅是一个表态,它的具体关系进入能力、具体问题针对能力便一直被质疑。现在,自称“前卫”的艺术的事件性、对抗性有更多“哗众取宠”的成分,这在一些青年艺术家、策展人身上也已经显现。
实验:在我看来,“实验”不同于“前卫”之处正在于它具体关系进入能力,具体问题针对能力,艺术语言探索能力。“前卫”一词的逐渐被冷藏,除了宏观原因,其实是由于建构态度的兴起,一部分对待当代艺术更负责、更清醒的艺术家、策展人的出现;另加上“前卫”本身的模糊性、抽象性、简单化。骂骂咧咧,戾气无指的前卫艺术家的反叛能力逐渐丧失,不停暴露的利益取向、江湖习气、权力欲望、投机取巧也逐渐被曝光。
“实验艺术”的教学已然进入学院,作品和艺术家被主流展览、主流空间所接受,这其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一直以来的一个诉求。否则当代艺术收藏体系的建立、对公众的普及、对当代艺术更多研究何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