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雕塑艺术不是为自然创造,而是为自己创造的。人类早期的雕塑表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过程表现为不断从自然中分离的过程,体现出对于生命的尊重,崇拜和敬仰。从中外早期的原始雕塑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这个时期的雕塑存在于山野、自然中的祭祀场所,由于人类和自然还没有完全分离,所以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接下来的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神祗成为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的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几乎都是在神学的时代。人们在宗教题材的雕塑中,间接地表现了对自身的认识。人们在对神的膜拜和礼赞中,借助神的力量提升自己。这个时期雕塑的放置位置走向了人工构筑的场所,走向了建筑空间。雕塑的场所在广场、神殿、教堂、石窟、庙宇。
从文艺复兴开始,特别是十七、十八世纪以后,雕塑开始从神学时代走出来,走向了人的时代,成为传达和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空间艺术的形式,雕塑在艺术上的自觉,使它开始摆脱宗教,成为一门独立的人文主义的艺术。
雕塑在这个时代的放置位置发生了变化,它开始走向博物馆、展览馆和艺术沙龙,走向城市的街道、广场和公共建筑,成为装饰美化人们生活空间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时候,也有一部分雕塑也开始走向了花园,庭院,成为园林景观的一个部分。
当雕塑艺术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纯粹的时候,它离自然越来越远,特别是所谓架上雕塑的概念出现以后,它成为可以脱离户外环境和空间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放置在艺术家的工作室,放置在展厅里,它和自然的联系割断了。随着现代主义雕塑运动的兴起,从亨利·摩尔开始,雕塑开始回到自然,同时雕塑家也开始从自然中获取灵感。
当我们发现西方雕塑的这种变化的时候,再来看中国的传统雕塑,在古代,它也有表现自然,和自然亲近的传统。例如古代的环境雕塑,汉代的牛郎、织女雕塑、霍去病墓雕塑、唐代游山俑、塑山水壁,摩崖石雕等等,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马克思说,大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自己也不断在拓展自己的艺术边界。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雕塑和非雕塑的界限,人工和自然的界限有重新开始出现了重叠和模糊,这种趋向在雕塑创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走向自然生态,成为中外雕塑家共同的努力方向:洪世清的生态雕塑、西方的大地艺术、生态艺术。中外艺术家利用自然、废弃材料进行雕塑创作,体现了新的艺术观。
走向自然生态这是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向,也是人类开始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表现。对自然的回归,为雕塑艺术增添了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