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国画 > 灵变使荷香满纸 陈家泠国画作品欣赏

灵变使荷香满纸 陈家泠国画作品欣赏

2009-12-21 16:39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58年,21岁的陈家泠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师从潘天寿先生,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在国画人物画方面,陈家泠先生展示了最初的才华,作品《鲁迅先生肖像》入选华东六省一市肖像画展。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美专工作的陈家泠先生又随陆俨少先生习山水花鸟,尤工画荷,并渐渐以荷花题材的作品立于画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他的荷花题材作品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等奖项,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2007年8月,以荷花题材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灵变——陈家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受到了首都观众和来自海内外参观者的好评。

 

 

 

陈家泠先生之所以能在新海派水墨画上取得今日之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创新。他始终在超越自我,不倦探索、不断开拓。陈家泠先生最重“灵变”。所谓“灵变”,他自己解释,“灵”是“灵性”、“灵通”;“变”是“悟变”、“蜕变”,也即创新。由工笔人物而至于淡墨荷花,其间跨度可谓不小,正是大胆突破、持续探索,才造就了陈家泠先生艺术上的飞跃。主攻画荷之时,他依然执着求新求变,三十年间,从技法到风格,都经历了几番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另外,对宣纸功能的深入发掘与恰当运用,也是陈家泠先生最具价值的艺术创新之一。经过长时间探索,他发现,画荷创新的关键在于让水墨效能得到别样发挥。陈家泠先生用“走、守、漏、透”的方法,深入开发宣纸的潜能,不仅创作出了宁静滋润、意趣横生的佳作,而且为中国水墨画的革新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可贵经验。

 

 

 

作为一个海派新水墨画的代表画家,陈家泠先生在创作中借鉴今法、传达古韵。虽运用若干西方现代技法,但作品却传承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内涵与丰富的文化意蕴,这正是陈家泠先生孜孜不倦,专注于荷的动因。陈家泠先生主张,绘画首在表达内心世界,荷者,和也,荷花是和平、和谐的艺术象征。他的作品着力表现宁静幽远、淡泊澄明之境界,无疑为生活中日显浮躁的现象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同时,陈家泠先生的创作还渗透着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品格。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品格,为他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外部环境,而兼收并蓄、尊重传统、推陈出新、鼓励个性的海上画派则给予他难得的氛围支持。陈家泠先生多年求索的目标,也正是以自己的努力为海上画派注入新鲜血液,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艺术也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进步。陈家泠先生的艺术实践与艺术成就,再一次证明了创新的重要与可贵。党的十七大发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为广大文艺家发挥智慧才华,不断攀登文艺高峰创造了宝贵机遇和良好条件。伟大的时代呼唤精品力作,伟大的时代需要名师大家,广大文艺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能不断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责任编辑海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