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玉,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辩证的思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手段,不断地学习和大量地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丰富知识,你才能成为玉器鉴定高手。这是山东潍坊的古玉鉴定高手王红旗老师的一段鉴定感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古玉鉴定经验。
中国文物网:您最初是怎么与收藏结缘的?简单介绍一下您这些年的经历?
王红旗:我是1970年生于“世界风筝都”——山东潍坊。现在是中国文物学会的会员,也是潍坊收藏家协会的会员。虽然没有太多的头衔和耀眼的光环,但是,在收藏古玉之路上所承受着种种压力和艰辛,迫使我必须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最终取得了一点经验和知识,还有近年来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收藏者的支持和认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自1987年起,我便师从同乡一个古玩玩家,不断走乡串户,识物学习,接触了各类古陶器及原始瓷器,并广泛结交玩友,多方面涉猎古玩知识,这为现在收藏古玉,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几块龙山文化晚期及商代早期古玉后,便开始专心细研古玉。近十年来,孜孜不倦,潜心学习、广泛交流、探究。期间,多次辗转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徐州等地博物馆参观、学习;多次赴安徽蚌埠、江苏邳县、河南南阳等仿古玉工艺品基地考察、学习;也曾携带自己收藏的龙山文化玉器找过多位专家鉴定,得到了认可和鼓励。在这几年间,为了增加自身的修养,也曾先后拜读过国内多位知名玉器专家的论文和专著,获益匪浅。
2005年10月份,委托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所做了收藏的高古玉器及同坑物质的碳-14测定。结果为:距今3300年左右,应属于龙山文化晚期的范畴。
2006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玉器藏品展。
2007年3月,再一次深入安徽金寨考察,掌握了很多与自己所藏龙山晚期玉器有关,也很有价值的信息及实物标本,这更增加了我收藏古玉的信心和勇气。
2008年6月,经南京博物馆研究员汪遵国等专家鉴定,我所收藏的部分玉器入选《第二届民间古玉展暨精品展》。展出期间,曾获得了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老前辈的认可和赞赏。
2009年7月,被邀请参加在青岛博物馆举办的“迎全运首届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展”。
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杂志都播出和登载过我的故事及文章。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七月中旬播出了我的玉器鉴定讲座,得到了一致好评。
中国文物网:您认为什么时期的玉器才能称之为古玉?
王红旗:我认为汉代以前的玉器,应称为古玉。
中国文物网:古玉的沁色是怎样形成的?现在古玉造假都有哪些方法?
王红旗:玉器长久的被埋在密闭的墓穴或是土壤中,受到土壤、地温、地湿、坑内物质等等的影响,玉器本身分子会发生质变,导致结构水散失,使其孔隙变大,土壤中的各类显色杂质就会慢慢的侵入到玉质内部,这样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沁色了。比如黄色、红色或是赭色的土沁,就是由于土壤中的三价铁离子侵入玉质内部,根据侵入的多少而呈现黄、红、赭等不同的颜色;黑色沁是土壤中或是坑内物品的有机质侵入玉质内部发生了碳化反应,以及含碳的物质腐烂后慢慢侵入形成的,比如衣冠、棺木等,并不是所说的水银所致。通过实验证明:水银不融入水,无法侵入到玉质内部,所以水银对玉的沁色没有影响。至于层叠絮状的水沁现象,是由于玉器长期在水中发生了物理、化学反应以后,产生了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形成了类似絮状、饭糁状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饭糁”,而非真正的沁色。
古玉造假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是酸碱腐蚀、高温蒸煮、火烧、化工染料作色等等。
古和田玉
中国文物网:传授一下您鉴定古玉的经验吧?
王红旗:全国各地出土的古玉器,由于玉器的出土地点、坑口环境、风土习俗、宗教礼仪、玉材原料等等这些因素的不同,而且玉器本身所具备的特征也不同,所以鉴定思路也就各不相同了。在鉴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古玉的各种特性,决不能因为某一件器物或是某一特征以前没见过,或者是国家馆藏没有,就一棍子打死。
下面我将会分别从古玉的沁色、钙化、包浆、形变、土蚀现象、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成因,把鉴定的要点解说一下。
沁色鉴定要点
1、玉器几乎都会有沁色,而且沁色的变化丰富,分布不固定,过渡也很自然,深入肌理,很有层次感,并且还伴有土蚀、缝裂(通常说的出土玉器“十玉九裂”)、灰皮等现象,所以用水把外表泥土冲掉后,玉器表面会很干净,绝不会是脏乎兮兮的。玉器棱角的边缘沁色会深,内部的浅,这就说明沁色是先从边缘侵入的,然后再慢慢的渗透。如果是人工作色则显得呆板、浮浅、均匀、没有变化,一般伪品外表故意沾上些杂物、泥土、烂铁块、烂铜渣等,弄得脏乎乎的,貌似土锈。我接触的许多古玉中,类似瓷器上那种土锈的现象是很少见的。
2、玉器阴阳面受沁会不一样,阴面的受沁程度,沁色变化较阳面厉害。假货沁色则两面一样,没有明显变化。
3、盘玩时,原来玉表看不见的沁色会显现出来,假货盘玩过程中,沁色基本没有变化。
4、如果玉器是受土壤中的矿物颜色影响而形成的沁色,盘玩或者泡到温水时,会出现掉色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多玉友不了解,更不清楚它的成因,在鉴定的时候,一见掉颜色就会认为是化工染料染色,判为假货。其实,这种现象鉴定也很简单:只要做一下PH值试验便可以一清二楚。有沁色的玉器,用开水烫后,用PH值试纸测试,基本呈中性,极个别因为土壤的酸碱度不同而有例外,但PH值变化不会很大。
5、水沁的玉器在盘玩时,水沁部分会有变化。假货根本没有水沁变化一说。如果是铜沁的玉器,一是闻一下会有铜锈味,二是用开水局部烫一下,不但有味,还会掉色。
6、在放大镜下观察古玉,沁色部分会夹杂深色的小点或是丝缕状,分布自然。如果玉器内部出现了黑色小沁点,在盘玩过程中,这些沁点会成鸡爪状扩散延伸。伪古玉不可能做上这种小沁点,更谈不上变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玉质好的玉器,造假一般不做伪沁色。
钙化的鉴定要点
1、钙化古玉过渡自然,分布不固定,如果有裂缝,缝裂细长而且自然弯曲,会不断的延伸。火烧或者化学原料所造的钙化,会显得生硬而无光泽;火烧的会布满均匀、短小、平直的裂纹;伪古玉更不会有多种现象同时存在。
2、将钙化的玉器放在温水中,会发现多处缝裂中会有连续不断的、细小的气泡冒出。
3、钙化部分多有开窗出现,开窗的形状变化不一,并且开窗与钙化边缘过渡自然。玉器阴阳面的钙化程度也不一样,阴面较阳面钙化厉害,阳面多见开窗现象。伪古玉则没有明显变化。
4、盘玩时,钙化部分会慢慢的还原回玉性,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会慢慢的通透、润泽,并且原来钙化的部分看不见的沁色会呈现出来。伪古玉盘玩时基本没有变化。
5、钙化部分灯光打过,不会通透(片状钙化程度差的除外),但钙化过渡的边缘部分则通透,过渡自然。伪古玉界限分明,没有过渡。
6、钙化的玉器,还会伴有地弯、氧化突起现象的产生。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
1、包浆要厚重,看起来柔和、润泽。伪古玉无包浆而言,有的只是趁热打过蜡或是用油浸过,这种情况,用火一烧,闻一下便知道了。老玉新工则会在加工痕迹处没有包浆。
2、把古玉放到温水中浸泡一会取出时,用手指捏住玉器,慢慢松开,会有一种黏附的感觉。把玉器放在冷水中浸泡,玉器表面会出现一种黏黏的物质,应该是玉器吸收的有机质的排出,或是玉表氧化形成的粘膜。
3、有玻璃包浆的玉器,在盘玩过程中,原来的玻璃光泽会逐渐消失,慢慢的也会变成柔润的光泽。伪古玉出现玻璃光,不但刺眼,盘玩时也不会有变化。这是真假玻璃光的最大区别。
4、带灰皮的玉器,盘玩时,灰皮会慢慢的消失,放到水里浸泡或是放置一段时间,灰皮会重新出现,直到盘玩通透。灰皮的分布一般是成不规则的云状,厚薄不均,过渡自然,变化丰富,无规律可循。假货的灰皮是用酸或碱腐蚀出来的,会是一片一片的,边缘明显,没有变化,用鼻子闻或是PH值试纸很容易鉴别出来。有灰就有沁,利用双氧水浸泡做的假灰皮和利用酸碱做的假灰皮一样,用水泡过一次或几次,灰皮便不会再呈现。
形变的鉴定要点
1、只要有地弯现象的玉器必定也会有钙化现象的产生,否则就有可能是臆造品。
2、一般出现地弯现象的玉器主要为片状玉器,圆雕件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氧化突起(橘皮纹)的最大特征是:以玉器的表面为水平基础,高出平面一些突起形成的。橘皮纹的产生往往会伴随钙化一起出现,在没有钙化的玉器表面很难看出橘皮纹,所以有橘皮纹产生的玉器一定是老玉,没有橘皮纹的玉器也不一定不是老玉。
4、自然的缝裂大多数都会倾斜于玉表,垂直玉表的现象很少见到,基本上会出现在片状的玉器上。缝裂严重的,会出现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的缝隙,即便这样,玉器一般也不会从裂缝处完全的断开,这是伪古玉无法做到的重要特征。有的裂缝会明显的高出玉表面,形成交错的现象,用手摸上去会有挡手的感觉,这充分说明:裂缝是在后天形成的。如果是老玉新工或是玉裂后再加工成的玉器,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同时,裂缝中都会伴随沁色产生,沁色从外及里,由深渐浅,过渡自然,变化丰富。伪古玉即使做上裂缝和沁色,沁色也是单一没有变化、没有过渡的。裂缝的裂口处,会出现玉质干枯发黄或是轻微钙化的现象,这是因为玉器的质变现象往往从最薄弱的地方开始变化,这种现象是年代久远才会形成的,所以这是伪古玉无法仿造的。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在玉器的边缘,钻孔或是砣工与玉表形成的棱角上。伪古玉绝不会有这类现象产生。这一点,也是鉴定玉器的一个细节,在鉴定古玉中非常重要。
工艺的鉴定要点
1、打磨工艺
商代以前玉器的雕琢工艺,大多采用比玉硬度大的器物加水来回搓磨的方式,速度很慢,所以,玉器表面非常光滑,润泽,几乎看不见很多细小的平面,加工沟槽里面一样打磨精细,与玉器表面的包浆一致。新石器时代晚期,表面虽然沿用以前的加工方式,但工艺明显粗糙,在玉器表面可以看见很多不同的小面。
商代,由于使用砣具,利用解玉砂加水琢磨,速度加快,所以玉器表面会留下深浅不一、粗细不同、不规则的直线型抛光痕,特别是在圆雕动物或人物的嘴下、耳后,转折处就更加明显。西周中晚期,由于砣磨精细,所以表面及砣痕中刻划痕不是很明显。
到了战汉,打磨工艺更是到了顶峰,正是由于打磨的更加精细,才会出现了大量玉器上的玻璃光,这是战汉玉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2、孔洞加工
新时期晚期以前的钻孔,大多数采用手工磨制,孔洞的形状不规则,成喇叭状椭圆形。两面对钻的,有的成蜂腰状,蜂腰部分会很细薄锐利,有的成对钻的喇叭孔或隧孔。从新时期晚期开始,由于砣具的出现,孔洞内会出现研磨砂留下的粗细不一、相互不平行的旋纹,又由于孔洞很难一次完成,孔中会出现一个或多个台痕,对钻的还会出现严重的错台现象。到了春秋晚期开始,孔洞大多是对钻的直孔,所有的孔洞边缘,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崩口,这就是与机械加工最明显的区别。
3、阴线加工
商周时期广泛使用砣机,由于砣机只能正反转,所以加工出来的阴线就不会很长,阴线底部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战国以前的阴刻线,由于石质和铜质砣具的使用,加工出来的阴线相对较粗,战汉使用了铁质砣具,加工出的线条流畅、细密,我们称之为:“游丝毛雕”,这是战汉玉器的一个特征。
4、镂空工艺
战国以前的镂空工艺,由于拉搜加工后,大多经过多次打磨,所以几乎看不出拉搜的痕迹,而战国时期的拉搜痕迹特别明显,可能与铁质拉搜工具的使用有关,汉代因为拉搜后二次打磨,这种痕迹又变得不是很明显了。
5、浮雕加工工艺
浮雕的器物,浮雕部分与平面的交界处,清理的十分干净、彻底,往往垂直于浮雕部分,在平面位置会出现阴刻线,在浮雕部分的细小转弯处,由于无法使用砣片加工,会使用砣棍加工,所以底部会看见加工的旋痕。战国以后,由于铁质工具的锋利,掏堂技术的提高,器皿件才大量出现。
6、工艺的一些细节
由于古代加工技术的限制,所以制作的玉器会有一些小的缺陷,比如片状的东西,无论大小,你把它放在玻璃板上,按动任何一个边缘部分,另一端会撬动,不但如此,它的壁厚的尺寸四周也是不均匀的。再比如玉璧,中间“好”的部分,与最外圈的边缘绝对不是一个同心圆;肉的部分,各部位尺寸也是不均等的。圆状的东西,比如锥形器,用手转圈摸上去,因为手工打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这些都是鉴定玉器的细节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能够忽视,也就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
万根溯源!只要你掌握了沁色、钙化、包浆等多种现象几百、上千年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特征,在玉器本身找到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那么,鉴定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轻车熟路。
中国文物网:在收藏过程中,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红旗:增添了很多乐趣,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到了更多鉴玉的经验,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中国文物网:您认为古玉收藏前景如何?
王红旗:古玉的前景一定是乐观的,前提是必须自己掌握一定的鉴玉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