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图)民国一角书原来是这个样

(图)民国一角书原来是这个样

2011-05-12 08:55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参展的部分民国图书封面

从5月8日至5月14日,一场名为“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在深圳罗湖万象城一楼中庭展出,首次集中高小龙、南兆旭近二十多年来收藏的民国出版物。

本次展览,展品涵盖了民国时期的书籍、杂志、画报、广告画等,民国最著名的《良友》,发黄的《大众》,上世纪30年代的《资本论》,鲁迅、丰子恺等大家亲手设计的图书等等,都在其中。

 

“故纸温暖”展览现场。

这批图书的收藏者之一南兆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国初年是汉文图书封面设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1909年之前,汉文图书都是线装书。1909年之后,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发出影响,汉文图书才开始有了封面。因此一开始受西方影响特别大,设计的风格图案、人物面孔、衣物穿着等等都非常西化。直到1920年代中后期,传统、“中国”的封面设计才开始出现。民国时期有种流行很广的“一角书”,开本很窄,是给刚识字的人读的大众读物,比如只截取《水浒》中的一段“三打祝家庄”,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封面则是中式的年画,这是中国最早的口袋书。还有当时“鸳鸯蝴蝶派”作家,如张恨水、徐天啸等人的书,封面都特别有意境,比如柳树下两个打着伞的背影,几笔勾勒出的女学生的面孔等等,很多风格情调都是我们今天模仿不来的。还有1926年创刊的《良友》画报,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可称为近代中国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就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

布展时,就不断有人挤进来看,展览开幕当天进场参观的人数达到了2000人次。特别是年轻人,十分好奇民国时期的人物、服装、气氛,有一种遥远的新鲜感。一位老人在看到自己少年时读过的书时,十分激动,专门去楼上商场买了相机,一张一张地拍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