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摄影 > 民俗摄影 吴家锅饼

民俗摄影 吴家锅饼

2012-10-09 09:2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济南芙蓉街北走泮池附近,有一连接曲水亭街的老街马市街,街口有一家不起眼的门头房,连招牌都没有,只在窗户上挂了一张写有“传统手工锅饼”的黄板。这就是《济南快览》记载的锅饼产地,100多年了,做锅饼的人已经到了第三代,但地儿始终没变。百年来马市街已失去昔日的喧闹,人们的生活已趋于平静,但街口的吴家锅饼店却益发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锅饼店现已传到第三代,原是一名76岁的老奶奶亲自操作,由于身体原因,近期退休,由吴家第三代传人吴兴强负责。走进这家门头房,吴兴强正抡开膀子做锅饼。

 


       

    屋内有些黑,但墙壁上挂的“广聚锅饼”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很是显眼。

 

   “我们的锅饼是纯手工做的,与市面上机器产的杠头饼有很大不同”,说,他坚持用“老面”而不是酵母发酵,和面用小瓷盆,一盆做十五六个锅饼,绝不用大盆,他说,那会影响和面的质量。

 

 

 

   把面和水放入盆中后,吴兴强坚持用擀面杖搅面,他说这样要比用机器搅好得多。

 

   和完面,吴兴强撕下来一块,揉好后放在面板右边的一个台子上,用一根胳膊粗的木棍子压起来。他说需要压200多次,这也是一个力气活,一般吃不了苦的人还干不了。

 

   压完面后,吴兴强用一根长36厘米、直径2厘米的擀面杖擀面,他不愿用过长过粗、省力一些的擀面杖,他说这是规矩。

 

   成饼形后,吴兴强又在饼上洒水,撒3两芝麻,然后就入锅烙烤。

 

   吴兴强说烙烤锅饼用两层鏊子,下层叫底鏊子,上涂一层泥,再放一个鏊子。

 

   用无烟煤渣把上鏊子烧热后,把锅饼搭在手臂上,使有芝麻的一面向下,加盖烙约10分钟。随后将锅饼在鏊子里旋转一下,加盖再反正两面分别烙20分钟后取出。

 

 

   在平鏊子上放一个铁丝圈,把锅饼翻过来放入,并用铁锥在锅饼无芝麻的一面均匀戳八九个孔,隔20分钟翻过,烤至成熟。每个锅饼需烙烤一个多小时。

 

 

   一张锅饼,三代人心血
   “我们家在这里打锅饼已经历经三代、百余年的历史了。”吴兴强说,19世纪末,他的祖上从老家陕西逃难来到济南,清末民初时,到了他爷爷吴连起这辈,吴家开始在现在芙蓉街北头这个位置,打锅饼谋生。

 

   吴兴强说,他家的满芝麻薄锅饼,一般2厘米厚,重1.7公斤;到现在的价格是7.2元/公斤。

 

   据吴兴强介绍,现在购买锅饼的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一是因为他们很留恋老济南的正宗食品,二是锅饼有健胃、增强消化能力的作用。另外有些顾客是外地游客或者侨民,他们来济南旅游,就想尝一尝正宗的老济南食品,锅饼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老济南的记忆。
 

 

   由于吴兴强做的锅饼“基本上是打多少卖多少”,所以在这里排队都很难买到,由于只有两个鏊子,每天从早8点到晚上7点,一天一般只作16个锅饼。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