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别署太夷,又称海藏。福建闽侯人。诗人。光绪八年解元。曾任安徽、广东按察使、湘南布政使、宣统太傅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在上海卖字画自给。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任国务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等伪职。1935年下台,晚年行动受日本关东军的监视,以书翰自娱,忧郁成疾,于1938年逝于长春。
郑孝胥早年中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1908年,郑孝胥受岑春煊派遣,出任预备立宪公会会长,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后担任溥仪的内务大臣与顾问。郑孝胥与日本方面也多有接触,致力于溥仪的复辟。1931年满洲事变之后,郑孝胥劝说溥仪前往满洲,并且与日本方面达成建立满洲国的协议,并负责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出任总理兼陆军大臣、文教部长,并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
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以擅长行书著称。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
严格地讲,郑孝胥的笔法并不精到,许多笔画似“刷”过去,他很注意笔划间的轻重对比,比如此幅对联中“朋”、“镌”、“版”、“薇”等字即是。他的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他书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濬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不可谓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