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陈丹青一个敢想敢说的男人,一个著名的画家,一个教育的叛逆者,一个风雪中的风尘女子。
陈丹青“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陈丹青的意义在于:开启了1980年代中国油画的“生活流”和“乡土情”之先河,绘画中的人性复苏和个性表达,批判社会为旨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启示了表达我们民族的更为内在和探索精神空间的一代画风,成为中国百年油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陈丹青上了靳尚谊的第一堂课。大家都等着靳先生讲点什么,突然靳先生伸出右手掌,一句一句道:“你们看,手!皮下面是肉,肉里面是筋,筋里面是脉络,是骨头。你画这只手,就要画出皮、肉、筋、脉、骨!”
靳尚谊的话对于陈丹青具有醍醐贯顶的意味,接下来的两年研究生生活,他把全副精力倾注于油画笔上,在毕业的时刻,他交出了一份最好的作业《西藏组画》。这七幅画,与罗中立的《父亲》并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
1983年6月,陈丹青的个人画展成为中国当代画家在美国举办的第一个个展。他从不揣摩买家的喜好画画,没有这个过程,他一直在自己的过程里。除了开初的“美术馆消化不良症”外,很少应酬聊天,像老鼠躲在窝内,成天干活,作品比国内时多得多。
陈丹青把这种完全依靠画画谋生的生存方式称为“盲流画家”。
渐渐的,在坚持自己的感觉之后他,他又能创作出有商业价值的作品了,陈丹青这个时候开始知道了;他无法对抗市场体制,他原来对抗的是他自己。
赏析:著名画家陈丹青之《西藏组画》曾经的知青、愤青、叛逆者。
陈丹青戏称自己为“风雪之中的风尘女子”,角色没变,只是脾气不太好。他不反对卖画,也期望遇见恩公真能把画的妙处比划得恰到好处;正如同即使红尘中的女子,总还希望有一个知己突然来临。
陈丹青从来没有用“叶落归根”这个词语来解释他出国十八年后突然回来的原因。不过,他就这样回来了,从画家,变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画家。
他的声音,更多地为国内人所听到,而最响亮的,他对清华说:“在这个体制下,我干不下去了。”于是陈丹青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清华。
陈丹青面对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很自然地选择了自然主义的油画语言,那种亲切质朴,那种细腻的刻画,那种令人追恋的古风,画家艺术语言真挚、贴切。
北京匡时2007年秋拍油画专场中,成交价达到3584万元。创造了陈丹青油画作品迄今为止的拍卖最高纪录。
《牧羊人》是组画送交中央美院78级研究生毕业展览前完成的最后一幅。由于该作是在西藏当地浓厚的生活氛围中一气呵成,环境风貌的特质,藏民生活朴实淳厚的气质,与作者内在的感受、审美与品位彼此交融,互为开启,氤氲醇化而获得一种感人的境界。透过画家的“观看”与刻画,鲜活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
《牧羊人》画面:一对拥吻的情侣的描绘尤为大胆直白,男人仅露背影,强悍有力,女人的动作笨拙僵硬,看似不和谐的种种元素却赋予整幅画面全然不同的美感。文革创作中被极力回避的爱情主题首次出现在画布之上,并且如此直露、毫不回避,毫不修饰。在《西藏组画》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原始而质朴的力量,更看到了它背后的人性的本真,感受到这种本真蕴藏着悠远的静默、活力与令人肃然动容的深沉。
陈丹青说:“如果观众能够不期而然地被作品的真实描写和人道感情打动,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