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艺术重要的是大众

艺术重要的是大众

2014-09-18 09:45 文章来源:艺术国际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化工业”道破了当代“文化”的天机,但其最大的“历史性奥秘”,却是在于它最直接的奠定了“智识劳动化”的普遍性建构。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中国的尘埃落定,“智识成为大众”是当代文化最重要的“当代性”特征。

资本对艺术的霸权让“艺术成为大众”,那么,“重要的是艺术”就等同于“重要的是大众”。在“扳动艺术杠杆”的一端是大众,那么另一端呢?是“文化工业”的罐头,是资本利润的道具,是社会主体的媒介,是挤兑出一些乳汁的“有意义生活”?还是在于展现“当下”大众的愿望、需求和权利呢?所有这些,是当代艺术的形态,或也是当代艺术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时代,就如“劳动”无法被政治化,艺术同样历史性地被贬为“生产”,或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现代主义的“形式革命”,在寻找更新的形式和语言的狂热中放弃了内容。“艺术”和“现实”这两个概念已不是蕴含,而是排拒。艺术不再是一个能再现真实的空间。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分离,就如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在“空间”上的分割,使得两者的紧张和对立失去了某些基础。然而,没有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利润的循环就无法完成;就如形式主义把艺术的天地限死了,艺术也就窒息而亡。在今天,资本与劳动的结构关系比任何时代都更为深入与广阔,但两者间的对立是无可逃遁的结构性存在,尽管劳动是沉默的。就如艺术的内容被形式或是观念抹去,或者被掏空。但艺术存在于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之中,艺术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尽管艺术仍然是沉默的。

如果社会的资本模式不再能提供一种“外在”的话,艺术就只能在人的“内在”去把握。艺术从形式走向精神,是显而易见的“当代性”。艺术被要求承担某种“精神性的秩序化力量”,当代艺术要回归意义,就如丹托(Danto)试图在“第三领域”搭建的美学,然而,以“意”的“品味”标准,以“精神性”取向来界定的当代艺术,让人们看到的仍然是一种似曾谋面的不合时宜。

十七世纪的笛卡儿(Descartes)强调由心灵“看”到符号,“再现”不再以视觉为依据,而由感觉来代表,这是艺术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化。“艺术从作为反映现实的镜子”,转而成为反映思维主体内省的人。康德(Kant)说:“想像力有强大的力量,能创造出第二自然。”黑格尔(Hegel)进了一步:具象是精神的载体,艺术是观念的表现,精神最终要摆脱物质的依赖而获得最终解放。对于尼采(Nietzsche)的主体意识来说,“再现”根本就于“如何产生”,而不是“像什么”的问题。

 

 

以此,只要有“心”在跳动,历史的钟摆可以停止,现实的意识也应该“终结”,那么,“不在形而在意的美”究竟是怎样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关系?或者说,杜尚(Duchamp)的小便池,沃霍尔(Warhol)的肥皂盒与我们生命的连接通道究竟在哪里?

在整个十九和二十世纪,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抽象,艺术对社会的思考,像是一个万花筒,艺术只认识呈现的,变形的,由人类行为延伸过的“现实”,结果是艺术本身也成了“虚拟社会”的一部分。艺术失去了真实的参照,就只能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以劳动的观点来认识现实,艺术经验就必定与一种劳动的模式相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艺术以一种新的“肥皂盒”的形象展示自身,人们已经意识到艺术被市场所捕获,“艺术的产业化”,艺术成为了“劳动”。资本市场对艺术“价值”的支配,同时也决定了艺术家的美学选择。就如经济学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当代艺术所表达的并不是“劳动”对资本的恐惧和愤怒,而是相反,因为当代的“艺术”所能体现的价值是在于市场的承认。

与此相应的思想理论,从60年代的结构主义(Levi-Strauss),到70年代的解构主义(Derrida),后结构主义(Foucoult),到潜心理分析(Lacan),思想意识纷纷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性分析撤守,社会批判朝向了美学化与超历史的抒发。去除整体性,追求差异性,或差异被无穷化的开发,把一切都结构/解构成知识无法控制的领域,催生了各式各样追求认同/差异的“微政治”(micropolitics),就如哈德(Hardt)所说:“人文科学呈现了支离破碎的景象,几乎到了陈腐的地步”。美学战胜伦理,图像战胜叙述,朝朝暮暮的残缺破碎高视阔步,传统的左右政治退潮失语。思想意识泊靠在了政治美学化的嬉戏中。

然而,思想意识就如生命政治的钟摆,最终也就是“左右”两种状态。就如内格里(Negri)所说:“反动者与革命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否认世界大众本体论的空虚,而后者则确证这种空虚。前者因此也就在修辞上操作,后者则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工作。前者对这种空无避而不谈,后者则饱受此空无之苦。前者把世界的舞台还原为一种美学的装饰,而后者则实践地理解世界。结果,只有革命者能够实践对世界的批判,因为他们与存在有着真实的联系。因为他们认出了这点,即创造这个世界的正是我们。因为世界对意义的缺乏也是我们意义的缺乏,而它的空虚也就是我们的空虚。”

 

 

“前者”将艺术用于陶醉自我,乃至掩饰社会,回避了现实的真实和严峻性。艺术批评为什么总是纠缠在尚塞的苹果,或是杜尚的小便池?因为艺术史是便于策划的知识,而“当下”则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领域。因为脱离“当下”是安全的。

让我们设想一种相反的方向,当艺术介入了对虚假现实的否定和批判,艺术走向了一种当下的、存在的,还原的现实主义。这样的“现实主义”是来自于每个艺术个体对“当下”世界的理解、想象、立场和期待。是基于自身自觉的,由社会政治的真理性所决定的到场冲动。

这是因为“真理的楼阁一定建筑在地基之上”,艺术也不是一种能脱离社会,任由精神来界定的“决定主义”(decisionism)。就如艺术批评最根本的前提,是“存在”的社会政治性。“左右”政治如“生命的钟摆”,“无以名状”的立场本身就是一种可疑的立场暧昧。艺术批评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艺术问题,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批评,而是艺术,批评与“当下”时代政治的合谋。批评家有理由怀疑、质疑有关艺术的,乃至社会的说教,也有理由确立个人的,社会的,乃至艺术的价值。以此,艺术家才会有作为思想的表达,批评家才有可能基于自身来秉持社会的理想。

那么,艺术又是什么?在艺术重新发现美的时候,美又是什么?

是艺术的“情感劳动”提供了解读“艺术”的可能性。当“艺术成为劳动”,当艺术作为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中流通,“美”就不一定存在于“劳动”的对象中,但一定展现在这样一种“活的劳动”中。正是这种“情感的劳动”,在艺术与大众的“共鸣”中获得了美。这种美是在于“智识的情感”作为大众参与建构了新世界的现实与理想。这样的美不再是“想象中的行动”,而是变成了“行动中的想象”。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就是大众。

“艺术成为大众”,就不再是“政治美学的涂涂改改”,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从这纷杂的世界中建立起自己的观点。艺术从“大众”中看见了自己,感觉到了自身,意识到了自身的位置,从而认识世界,这才是艺术最重要的。这样的艺术就不仅仅是艺术,而是艺术对当下社会真实的表达、干预、质疑、或反思。它为当代艺术寻求判断原则,它要确立的,即不是形式主义的,也不是观念主义的艺术,而是作为价值判断的真实的,当代的艺术。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