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创作了四个版本,此次与德拉克洛瓦的对话是第四版,自由女神被解构为写意式的雕像
“卢浮宫闭馆关灯后,那些伟大艺术作品艺术大师的灵魂从画中走出,我希望知道他们怎么评价我的作品”,因着新作《从1830年至今》于巴黎当地时间昨晚在卢浮宫的展出,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或许能实现他的愿望。近日,曾梵志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此次在卢浮宫展览的台前幕后。他说,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曾对他的创作生涯形成绝对性影响,“技巧与情绪孰轻孰重一直是一个被争论的命题。当站在原作面前时,我发现德拉克洛瓦用自己的方式早就给出了答案,偏执于任何一面都是对自己的局限,让你无法进行自由创作。”
自10月22日至11月17日(巴黎当地时间),观众将在卢浮宫看到德拉克洛瓦和曾梵志的对话。对话场所德侬厅以19世纪绘画藏品见长,而德侬厅中悬挂《自由引导人民》的“红厅”区域,更因专门展示浪漫主义绘画作品而与法国艺术史具有最密切的渊源。
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创作于1830年的《自由引导人民》被认为是最受亚洲观众关注的藏品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创作于1830年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被认为是最受亚洲观众关注的藏品之一。应卢浮宫之邀,曾梵志以其为母题进行了一次再创作,并将其命名为《从1830年至今》。两幅画作虽是等大,但之间的差异却显而易见。德拉克洛瓦画中的自由女神形象,被艺术家所想象的革命者所簇拥;而曾梵志的新作中,自由女神被解构为写意式的雕像,背景部分的人物群像则被他标志性的乱笔线条所替代。
曾梵志创作了四个版本,此次与德拉克洛瓦对话的是第四版。曾梵志介绍,在《从1830年至今No.1》中70%至80%都遵从了原作,“我希望它拥有一种古典的韵致”。但在创作临近尾声时,“我盯着自己的作品,突然却发现自己被眼前清晰的图像禁锢了。我完成了一个‘自由的故事’,却突然想去破坏它,于是接下来又创作了三个版本。”在这三个版本中只保留了自由女神的形象,曾梵志用简单的方法勾画后,又让她被反复覆盖,“最后我发现她从一个肉体逐渐变成了一个雕像。”
延伸话题进卢浮宫“正厅”是有门槛的
近年来,国内时常有“某某画家在卢浮宫举办展览”的消息。不过这些展览很多于卢浮宫地下一层的卡鲁赛尔展厅展出。作为当年法国政府“大卢浮宫”计划扩建后的展览场地,卡鲁赛尔展厅是一个集餐饮、购物、文化消费为一体的商业场所,由相关公司负责经营,凭借卢浮宫的品牌赚取商业利益。去年卢浮宫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谈及了卢浮宫商业运营中的租用场地问题。当时,马丁内兹含蓄地指出,卡鲁赛尔展厅举办如此多的展览,目的在于与各行业建立起专业的合作关系——当然展览的质量也需要保证。
在引入当代作品的展览方面,卢浮宫有着自己的内部项目,且不少是让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馆藏形成对话。2009年法国华裔艺术家严培明就受邀展出“蒙娜丽莎的葬礼”,严的创作就位于悬挂《蒙娜丽莎》那面墙的背后。
缘起为何对话德拉克洛瓦?
此次的对话可以说发轫于三年前。曾梵志指出,2011年在香港一个活动上遇到卢浮宫的时任馆长亨利·鲁瓦耶特,“我们对话一拍即合,于是生起展览合作的想法,希望借展览带动更多关于‘古典与当代’的讨论。”如何介入这场“古典与当代”的讨论?曾梵志选择了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曾梵志告诉记者,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是在1985年,它印在历史教材上,只有邮票大小,却对自由女神的形象和突破性构图留下了很深印象。而十年后第一次看到原作后,曾梵志觉得在卢浮宫所有的古典油画作品中,该作带来的视觉冲击最强,“原作的尺幅很大,人物的绘画技巧异常丰富细致。场景是凝固的,作者的主观视角却非常明显,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曾梵志透露,在其最早成名系列《协和三联画》中表现的都是群像,看上去描绘的都是客观日常生活,但刻画人物的方式却又是完全主观的,“这种将思考与现实结合起来的方式让我摆脱了创作风格的束缚,这应该归功于《自由引导人民》带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