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军曾经最引人关注的是他不同凡响的铜版画。作为一位铜版画家,他以在全国性展览中屡屡获奖的铜版画作品获得艺术界的认可。然而,最近他跨界创作的一批瓷画也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
瓷画与铜版画一脉相承
在最近举办的“惜之如土”国际陶瓷艺术展上,展出了张岚2014年涉足陶艺领域后的首批作品。在那些造型各异的陶瓷作品上,张岚军用西方的线条、抽象的语境做画。西方人会形容这些作品采用的是米开朗基罗的线条、丢勒的线条,但是,张岚军认为自己借用了西方绘画的线条整合了东方艺术的气息,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就好比艺术家用英语单词呈现一篇有中国内涵、气质与神韵的文章。
不过,在这些新作上不难看到他早年铜版画的影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张岚军不断刷新人们印象的是他的铜版画《素水系列》、《天堂寨系列》和《沁园春系列》。这三个系列作品最具他个人符号特征,都抛弃了自五、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中国风景版画那种深入、细微的描绘,也不再专注于以往版画那种对生活甜美诗意的营造,而是从当代文化的审美视角再度回到中国文人山水画的意境,从中寻找中国文化人在自然山水中表达的人文理想与精神寄寓。也就是在他的铜版画里,张岚军就成功地将抽象性与表现性的语言,从表意的功能中相对独立出来。
他的探索,丰富了当代中国的版画语言与表现力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寻踪,使他自始至终注重把握语言和精神之间的维度,这是中国传统水墨语言给他最大的智慧与启迪。
频频跨界水到渠成
张岚军早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后有机会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班深造,受业于宋源文、广军、吴长江等当代中国版画大家,上世纪90年代始崭露于画坛。当时恰逢中国版画的转型期:一方面从单一的木版创作转向石版、铜版、网版和综合版等多版种的版画创作;另一方面打破文艺为政治、为“工农兵”服务的教条,转向对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表达、对艺术语言的自觉追求。张岚军的创作,起步于这个转型期。他对于铜版画的选择,乃至于他对中国文化主题的当代性呈现,都体现了他对于这种转型的自觉思考。
之后,他又从版画出发,先后涉及水彩、油画领域,一而再、再而三地跨界,把这三种全然不同的绘画材质、媒介、语言,创作出充满文人山水画意境的绘画,体现张岚军独有的绘画趣味与境界。由铜版而水彩,而油画,这对于张岚军来说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穿梭,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所以,他在陶瓷上面作画,也是游刃有余。
如此频频跨界,源于艺术家不愿自我复制。张岚军表示:“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自己,那就是迎合别人的眼球,迎合别人的心理,迎合市场,你就永远什么都不是。因为这样的艺术家多你一个、少你一个都无所谓。”
据张岚军向记者透露,他最近又有了新的想法,就是完全依靠当代高科技用数字来做画。他表示,过去他认为艺术和科学在一对平行的跑道上,既没有高低快慢,也不会互相交叉,还一直认为先有艺术后有科学,现在他认为,科学明显高于艺术。也许,张岚军未来会借助数字技术,把他在铜版画、水彩画、油画与陶艺中营造的画境,呈现在雕塑或装置作品中。
藏家关注前景可期
据上海璟通陶瓷艺术中心的创办人人熊景兰女士透露,张岚军的首批陶艺作品已经被抢购一空。
张岚军的作品,无论是其铜版画、水彩画、油画,都受到很多藏家的关注。他的作品多次入选两年一度的全国版画展、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等全国性最具权威的美术展览,还入选神奈川国际版画展、匈牙利国际版画双年展、中日现代版画展、中法文化年巴黎版画展等国际性版画大展,并先后获得中国鲁迅版画奖、中国美术金彩奖铜奖和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等奖项。这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活跃的版画家之一。他的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神奈川美术馆、匈牙利国家美术馆等收藏。
2014年1月,张岚军曾在纽约第一银行举办“静水深流——张岚军绘画作品展”,此展近一半作品被纽约市议员、国会议员、纽约第一银行等机构及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