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走向未来”杨佴旻水墨画展将开展(组图)

“走向未来”杨佴旻水墨画展将开展(组图)

2014-11-13 16:47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由北京成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承办的马奈艺术讲堂▕跟着海宏听音乐之“品与评”活动将于2014年11月28日(星期五)在马奈草地音乐厅举行,主要出席的嘉宾有: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院长。

 

 


艺术家杨佴旻

   “杨佴旻在传统中国绘画的技法和材料基础上,融合西洋绘画的构成及色彩因素。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探索不但在中国,也在世界绘画领域发现了新的可能,较之传统中国绘画形式,他的作品是大不一样了,从构图、题材、造型、笔法、光线,到用墨、用彩。但其精神内涵是中国式的,他保持了水墨画的独特性。他的作品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禅境,田园诗般的典雅。在这躁动不安的世界,昭示着安祥与宁静、善与美、爱与和平。他选择的角度平常而独特,笔调朴素而从容,茶杯、水果、餐桌、小径、楼房、海滩、女人、鲜花,艺术家用心去描绘,一个花瓣、一只苹果……,这里没有生命燃烧,是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中国艺术家杨佴旻的艺术》高马吉(美国)

“他的作品是用他创造的独特的绘画语言作的造型基础,这在他以前的中国画家里是看不见。在他的作品中,你已经看不见传统墨线的基础造型。在他的作品中,墨里有色,色里有墨,克服了傅抱石在墨色中用朱砂提亮、或刘海粟先泼墨在破彩的墨和彩各自独立、相互干扰的技法。他拓展并丰富中国画的技法,使水墨画这一画种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是一种有着国际背景的眼光和胸怀的人才能做到的。风景、人物、静物代替山水、人物、花鸟;这不是简单的概念替代,而是由于绘画语言的变革和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他风景、人物、静物的绘画作品中你能看见一种统一的“笔触”,传统中国画的墨线被这种笔触替代后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画面显得更单纯、更凝练、更丰富、也更能打动人。这种变革后的新水墨画语汇,也改变了传统中国画中,笔、水墨、色彩、宣纸各自独立的问题。”

 

 

杨佴旻,中国曲阳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学博士,艺术家。北京文艺网总裁,南京艺术学院校董、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研究所所长、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杨佴旻是当代中国画的重要画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与开拓,对中国绘画的传统与未来发展具有深刻的思考,他即创新又坚守——创新水墨画的形式结构,坚守在宣纸、毛笔、墨、国画色等传统中国绘画材料上的艺术探索。他长期旅居海外,具有丰富的国际学术背景。他坚韧不拔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致力于水墨画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不懈地多层次的深刻实践,发展并成熟了具有独特杨氏特色的水墨画新技法,风格鲜明,影响广泛;杨佴旻还从事装置和观念艺术,诗歌及雕塑的艺术创作等。

杨佴旻为2014年胡润艺术榜上榜艺术家,少壮派国宝艺术家。

展览

1995年“杨佴旻水墨画展”,东京中川画廊(日本);

1997年“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音乐厅画廊(中国);

1998年“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杨佴旻水墨画展”,大阪梅屋画廊(日本);

1999年“杨佴旻水墨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杨佴旻作品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2000年“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帕斯高艺术中心(佛罗里达),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拉劳美术馆(法国),

“杨佴旻作品展”,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2001年“东西之间——杨佴旻作品展”,庸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2002年“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

2003年“两个半球的艺术情恋‘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作品展”,可创艺苑(北京),“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画展”,庸画廊(日本)。

 

 

“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画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东西之间——杨佴旻水墨作品展”,白川画廊(日本);

2004年“东方意蕴”杨佴旻水墨画展,北京炎黄艺术馆(中国),

“东西之间——杨佴旻作品展”,名古屋圣艺术画廊(日本),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水墨画展”,洛杉矶纳德画廊(美国),

“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格林特画廊(荷兰);

2006年“中国旅日艺术家杨佴旻主任研究员个展”,台湾枕石画坊(台湾),

“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哥伦比亚肯特画廊(美国),

2007年“现在的中国:杨佴旻水墨画展”,奥利特画廊(意大利),

“通向东方——杨佴旻绘画展”,肯特艺术中心(美国);

2011年“继往开来——新水墨画家杨佴旻作品展”,庸画廊(东京);

“通向东方的路——新水墨画家杨佴旻作品展”,肯特画廊(美国);

2012年-2013年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山西美术馆、河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大连美术馆(按展出时间先后排列);

2013年“溯源——杨佴旻新水墨画邀请展”,保定博物馆(河北);

2014年“新东方主义与后水墨精神”首博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首都博物馆);

2014年“未来之梦——杨佴旻水墨画展”,宫殿艺术中心(法国)。

获奖

1987年获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佳作奖(中国•北京);

1996年获都灵国际美术展特别奖(意大利•都灵);

1997年获东京银座绘画展优秀奖(日本•东京);

2003年获哥伦比亚首届世界绘画贡献奖(美国•哥伦比亚);

2005年获“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组委会提名奖(中国•南京);

2005年获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提名奖,现代金陵水墨画传媒展评委大奖(中国•南京);2007年获圣赛德当代艺术奖(美国•南科罗拉多)等。

 

 

2014年登上2014胡润艺术榜,并跻身少壮派国宝艺术家。

作品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

关山月美术馆(中国)

黄胄艺术基金会(中国)

深圳画院(中国)

河北美术馆(中国)

圣赛德艺术中心(美国)

帕斯高艺术中心(美国)

本田博物馆(日本)

春日美术馆(日本)

拉劳美术馆(法国)

圣安纳美术馆(荷兰)

比阿诺现代美术馆(土耳其)等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艺术评论

马钦忠(中国)、水天中(中国)、田庄(中国)、刘晓纯(中国)、刘晓路(中国)、李小山(中国)、邵大箴(中国)、杨炼(中国)郎绍君(中国)、胡继华(中国)、贾方舟(中国)、陶咏白(中国)、翟墨(中国)(按姓氏笔画排列)等。

高城昌史(日本)、有吉由美(日本)、高桥英二(日本)、浜本昌宏(日本)、史迪威·卡雷特(法国)、柯孟德(法国)、玛利亚·玛丽(法国)高玛吉(美国)、劳里艾鲁(美国)、巴巴拉.布莱克思(美国)、路易·瓦萨莱尔(荷兰)、阿瑟F约翰逊(美国)(按国家排列)等。

出版画集

《1992-1999杨佴旻》(北京、中国美术馆出版)、《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杨佴旻的艺术》(美国、英文版)、《杨佴旻水墨画作品集》(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中国艺苑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杨佴旻的水墨画世界》(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水墨画的拓荒者•杨佴旻》(日本、日文版)、《大家风范·当代国画名家图卷——杨佴旻·现在的中国画》(四川美术出版社)《未来之梦--杨佴旻水墨画展》(法文版)等。

期刊发表

《文艺研究》(中国)、《江苏画刊》(中国)、《中国艺术》(中国)、《美术观察》(中国)、《美术研究》(中国)、《美术界》(中国)、《美术向导》(中国)、《画刊》(中国)、《版画艺术》(中国)、《艺术家》、《艺术报》(台湾)、《新艺术》(美国)、《文化与传播》(美国)、《新艺术新闻》(美国)、《拉劳艺术》(法国)、《艺术鉴赏》(法国)、《画廊》(日本)、《展览与评论》(日本)《艺术新闻》(日本)、《艺术空间》(日本)、《艺术世界》(荷兰)、《收藏》(中国)、《中国收藏》(中国)、《美术内参》(中国)、《艺术界》(中国)等。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中国)、《光明日报》(中国)、《中国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北京电视台》(中国)、《华盛顿时报》(美国)、《帕斯高时报》(美国)、《费加罗报》(法国)、《朝日新闻》(日本)、《读卖新闻》(日本)、《每日新闻》(日本)、日本电视台(日本)、

《京华时报》(中国)、《北京晚报》(中国)、《中国青年报》(中国)等新闻媒;体采访及专题介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