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图)水下考古:一次次奇妙探险

(图)水下考古:一次次奇妙探险

2014-11-18 09:56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各项条件都具备后,考古队员才可以下水。一般情况,2个人为一组,同时下水,需要带上潜水装具,入水后还要冒出水面,向应急潜水员做个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然后,队员沿着入水绳下潜,将其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可不能小看这条绳索,在漆黑冰冷的海底,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水下考古队员扶着绳子行动,沿着绳子出水。如果脱离了搜索绳,就可能远离沉船,陷入危险。”一位水下考古队员说。


与田野考古相似的是,水下考古也需要布置探方,由于在水下,工作情景特殊,所以探方也略有不同,一般有软式探方和硬式探方两种。软式探方是在水下横竖拉绳,组成一个个方框置于遗址之上,硬式探方是将不锈钢制作的、带有一个个方格的框架放于遗址上。水下作业还需要绘图,但是在水下如何绘制呢?“水下用的也是普通铅笔,只是纸是防水的。”崔勇说,“水下拍照需要给相机加防水罩,一个防水罩的价格比一台相机还要贵。”


我国水下考古水平并不差


“说中国目前的水下考古水平不低,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这是事实。”崔勇说,“可以说,与法国等水下考古顶尖国家的水平差距也仅限于深水(100米以上)的工作手段,其他地方丝毫不逊色。”


其他水下考古学者也表示,虽然开始时,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一穷二白,但是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从世界范围来讲,水下考古的历史也不长。19世纪30年代,因为潜水面罩的问世,人类向水底世界跨出了重大一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人发明了“水肺”,解决了10米以下的水下呼吸问题,考古学者终于摆脱了对职业潜水员的依赖。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的沉船遗址进行发掘,陆地考古的方法延伸到水下,这才被认为是水下考古学的开始。


2007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出水,吸引了国内外众人的关注。“其实,这种技术和理念,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很多考古专家都这样认为,所以,我们不必为开始水下考古的时间晚而惋惜,能够迎头赶上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链接


在西方,水下遗存的探索起源于15世纪至16世纪,到了19世纪,随着盔式重潜装备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对水底世界的探索进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海军军官雅克斯·库斯托发明了现代轻潜设备——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考古学家乔治·巴斯于1960年在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沉船遗址现场指挥并亲自完成潜水作业,这两个相互关联事件的发生宣告了水下考古学的诞生。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进行水下探测,水下探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1989年,美国RobertBallard博士将名为Jason的水下机器人用于调查地中海区域一个古商船遗址,Jason成功地从800米深的海底拍到了沉船的图片。由此,借助水下机器人的帮助,考古人员就有了不必冒着生命危险便可实现深度考察的可能。随着世界多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兴起和对装备要求的不断升级,水下机器人也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考古中来。可以说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水下考古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0年,肯尼亚水下考古队在谢拉东侧海域、小曼达海域、曼巴哈维海域三处海域调查发现了水下文物,在马林迪海域发现了两处水下文化遗存或沉船线索。水下考古队采用旁侧声呐仪与DGP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物探扫描,充分发挥了高科技设备的作用,为分析水下遗存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水下探测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也陆续将水下考古船投入实际应用。2012年,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斥资47亿韩元(约280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亚洲当时最大的水下考古专用船“努力安”号。该船全长36.4米、型宽9米、深4米、吃水2.9米、总吨位290吨、满载排水量593吨、2台1420马力柴油主发动机、最大航速14节、乘船定员35人。该船配备有潜水装备、考古发掘、降压室和红外线热成像观测系统等先进的文物打捞设备,最大潜水深度为80米,可提供8名潜水员同时作业,一次出港进行考古发掘作业可持续20天,可基本满足近岸水下遗址调查和短期发掘的要求。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