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俞兆平:论艺术的抽象

2014-12-05 14:3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二、 艺术抽象的存在价值 

 

抽象是人类智力发展至一定阶段的思维形式。马克思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8](P26)也就是说原初的思维形式与宗教的思维形式相伴相生。这就引发了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具象性和含有神秘情感的“互渗性”。当最初的人从生于斯、息于斯的浑茫一体的自然中萌醒,意识到族类或自我的主体性存在之时,他便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思维。但这种思维是以具象的、含蕴情感的“表象思维”为形式的,在表象与表象之间则以原始宗教神秘的“互渗律”为联系,因而在“联系”中所必然上升的概括与抽象,就带有虚幻而神秘的色彩,强烈的、渗透内里的情感,以及含有综合意蕴的具象形态。这种被称之为“表象思维中的抽象”,也由此而有别于现代的强调逻辑形式同一律的抽象思维,成为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例如,在原始狩猎部落的宗教仪式上多以羽毛为装饰物,因为在他们看来,羽毛有着神秘奇特的魔力。鸟,特别是鹰、雕之类,翱翔高天,俯视山野,根椐互渗律,其羽毛也必定具有视、听一切的功能,进而也是勇猛、健康与生命的象征。扩展至兽类,其鬃毛等也渗有类似的功能与蕴义,于是羽毛便渐渐被概括成一切吉利、吉祥的象征物。但这种概括与抽象,显然没有离开具体的物象,其遵循的不是逻辑同一律,而是神秘的、带有情感的互渗律。 

以研究现代艺术而著称的德国美学家沃林格认为,抽象的成因还和原始人们的心理倾向及心理冲动有关,它源自原始人们对空间的恐惧。浩瀚无际的宇宙空间,杂乱无章的世间万物,变幻无常的命运悲欢,混沌迷茫的物象事理,这充满偶然性的神秘的生存空间,引起人们巨大内心不安,使“人在整个世界中丧失立身之地而产生本能的恐惧”,于是他们“将外在世界的单个事物从其变化无常的虚假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并用近乎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便在现象的流逝中寻得了安息之所。”[9](P17)这样,外物从其自然关联中,个别从其无限的存在中,偶然从其无常的变幻中,均抽离出来,以其纯净、超验、“简化”的抽象形态获得永恒,并在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中合乎于必然。沃林格认为这样的抽象形式便可以接近“绝对的价值”,使人们感受到“幸福和有机形式的美而得到满足。”[9](P18)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