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明清书法缘何屡屡拍出千万元高价

明清书法缘何屡屡拍出千万元高价

2014-12-10 13:5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拍品兼具艺术史料双重价值

  在本届秋拍中,盈时、荣宝两家拍卖公司也分别把王铎《草书》轴与诗文稿墨迹送上了拍台,其中诗文墨迹稿中多有涉及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等事件,是直击明末清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为此,荣宝拍卖还特别举办了“王铎书法的考鉴与研究—王铎佳书赏鉴消夏会”,延请国内专家对这批诗文稿进行研究解读,深入挖掘背后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诗文稿墨迹的成交情况同样喜人—总成交额达1225.3万元,成交率接近90%。

  “今年秋拍盈时书画专场中书法拍品,特别是明清书法作品,比以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这一方面是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是根据我们目前现有的藏家需求所特别增加的。”盈时拍卖总经理常乐告诉记者,除了同样推出王铎的草书外,清代邓石如的篆书八言联,清末民国年间的弘一的诸佛菩萨祖师桌屏以及清末刘墉的行书六条屏也受到了藏家的普遍关注。在他看来,所谓“书画同源”,古代书法可以说是每一个画家基本功力的体现,同时还能透露出作者的时代与经历,各拍卖公司通过着力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提升了拍品的市场价值,明清正值易代之际,无论是砥柱名臣还是书坛大家,作品都不仅仅是艺术品。

  明清书法的话题性在提升,未来的市场表现会如何?常乐认为,书法作品的市场表现首先取决于市场藏家的成熟度以及对书法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取决于经济环境。从走势来看,古代书法中流传有序、著录清晰的作品价格肯定会越来越高,近现代中清末民国政要文人书法也将持续升温。拍卖品受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很多因素影响,拍卖当时的氛围也很重要,在目前经济继续发展、人们购买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以肯定的是“好的作品一定会有合理的价格”。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