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佳士得秋拍:以量创价背后当代艺术市场疲软隐忧(图)

佳士得秋拍:以量创价背后当代艺术市场疲软隐忧(图)

2014-12-11 09:49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面对前后的威胁,又开创不了新局,脑筋只好动到了一级市场画廊。佳士得和苏富比都先后宣布介入一级市场的经营,透过展览销售先试市场水温,见反应好,就成了下次拍卖征件的重点。虽说两家拍卖公司都尚未涉入艺术家的经纪,但鸭子划水,先在拍场上关注或拉抬特定艺术家,再交由自家经营的画廊有计划且长时间地推介给藏家,逐渐巩固基本盘,如此鱼帮水,水帮鱼,不但架构出一条龙的营销策略,更可纵身一跃成为市场的主导者(market maker)。然此种横跨一级、二级市场的操作手法,实有混淆市场角色之嫌。过去几年,拍卖公司的话语权远远凌驾于一级市场,几乎所有的市场荣景,都靠拍卖缔造佳绩,无疑让拍卖公司掌控了艺术品的制价权。拍卖拍出了价格,画廊就跟着设出定价,进而代理销售,而代理也非独家代理,大多与展览合作,因为拍卖公司和画廊都不愿扛起长期照顾艺术家和买家的责任,短期获利成了唯一的王道。这种完全本末倒置的操盘手法,艺术家和画廊难辞其咎,艺术家急于成名,直接与拍卖公司合作,跳过了画廊的代理机制,寻求以公开方式设立自己的市场成交价;而画廊更不愿独家代理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不但费时费力费钱,还有拉抬不上来的风险,不如捡现成的,争取展售高知名度艺术家的作品,也符合买家短期获利的心态。所以,当拍卖公司开始介入一级市场的生意,不但压缩了画廊的生存空间,更破坏了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

  拍卖公司的老大心态由来已久,总是抢着当市场的领头羊。2009年春拍受金融海啸的冲击,成交总额下滑了近半,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更下降了近58%。之后几年,拍卖公司为转移拍卖重心,在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的带头下,大量上拍东南亚的艺术作品,让东南亚艺术顿时成了如日中天的标的,台湾、香港、大陆的画廊也如火如荼地代理起东南亚艺术,拍卖公司成功地转移买家的焦点,再创市场的荣景。然这波东南亚热却无法持续燃烧,2011年中国当代艺术再度起色之际,东南亚艺术又被挤到了边陲,很难再受到东南亚以外买家的关注。然而,当中国当代艺术于此时再度陷入低迷之际,拍卖公司又想如法炮制之前的模式,大举力推日本具体派作品,此次夜拍日本艺术家白发一雄的作品以2300多万港元落入刘益谦的收藏,拍卖公司似乎又成功复制了下一波吹捧的标的。试问,在这个美学基础薄弱的亚洲当代艺术市场,藏家何时才能自我提升,不再随波逐流?也许当资本市场不再蛮横干预艺术市场之时,艺术才能回归本质,市场才能重回正途。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