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中国当代书坛两高峰——林散之与沙孟海比较研究

中国当代书坛两高峰——林散之与沙孟海比较研究

2014-12-11 16:19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三)林用之和沙孟海的治学途径有所不同。正如前文扫述,前者未以进入正规的学校接受系统知识,大多是靠自己刻苦钻研和不断积累取得成果的;后者从小即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上自己的天份和努力,为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林散之自幼有些耳聋,常默默无语,人们觉得憨痴。事实上,他从小即痴迷于诗、书、画,且署“三痴生”,后来的“散之”也由此谐音而来。表面上看,林散之小时憨痴,其实,他聪颖过人。17岁那年就将自己写出的诗稿汇编成册,自署为《古棠三痴生拙稿》。1923年,他又开始编纂《山水类编》,历时三年多,1926年完稿。全书包括总论共29卷,35万余言。此时,林散之年仅26岁。中岁壮游期间所写的游记和诗稿,以及后半身所作的序跋文稿和诗作,是他书画之外所做的努力。就林散之的全部治学成果看,除《山水类编》带有编纂性质,略具学术意味外,其余的成果皆弥漫着文学创作色彩。晚年集成的《江上诗存》可足以为证。 沙孟海先生则不同,他从20来岁开始,即文思泉涌,70余年的努力,创下了百余万言的宏篇佳构。其治学活动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1928),从22岁所写的《梦尔藏族兄》五言古诗到29岁所作的《近三百年书学》和《印学概论》。此间,主要著述有《王芳清墓志铭》、《大咸乡澹灾碑记》、《润约》、《名字别号源流考》等,以《近三百年书学》和《印学概论》最为著名。第二阶段(1929——1992),从30岁到49岁,主要著述有《助词论》、《与吴公阜书》、《训诂广例》等。第三阶段(1949——1992),包括50岁到去世前在新中国时期的所有著述,著名的有《印学史》、《沙村印话》、《海岳名言注释》、《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论书丛稿》等。沙孟海的学术研究,涉及面广,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前期以宏观论析书史和印学为主,中期涉及语言学、文字学、训诂学等诸多领域,后期当代书印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